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宏观经济 >

贷款“附加条件”导致中小企业利润难覆盖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1-12-01|浏览次数: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虽然“定向宽松”,但目前市场仍以供给方主导。面对海量的中小企业信贷申请,银行不仅会“优中选优”,还会附带一些贷款条件,暗中推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供给市场催生“附加条件”。

 

深圳市一家企业总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表面利率并不是真实的资金成本,银行常常会对中小企业贷款附加一些额外的条件。“贷款的同时让企业做存款可能还能接受,但部分银行会收取较高的贷款费用,甚至找第三方来做资金的‘过桥’。”

 

“一些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将中小企业贷款拉到小额贷款公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则必须支付更高的资金成本,而银行和小贷公司都是既得利益方。”湖北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这在银行业内比较常见,而大多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也都是来自银行。

 

“表面上,银行的贷款利率只有7%~9%,但中小企业承担的实际利率怎么也会超过10%。”上述深圳市一企业总经理表示。

 

记者通过多家银行采访了解到,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资金成本最高可达18%,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其他途径则更高。薄利难抵融资成本。

 

与高涨的企业融资成本密切相关的是企业利润。然而,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部分中小企业的利润可能还不能完全覆盖企业的融资成本。

 

记者了解,中小企业融资后,年利润回报率至少要在30%才能保证不赔钱。但在目前的制造行业,利润能达到20%的几乎凤毛麟角。纺织、钢铁、外贸等行业的平均利润甚至低于10%。在此情况下,一些企业宁可关门休业,也不会通过各种渠道融资。

 

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向银行贷款,产生的利润还不够资金成本的情况有,但是这还不会对正常企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其实,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倒闭都是因为民间借贷,这个融资的风险就非常的大了。陈忠伟说,中小企业心中应该有一本账。

 
Copyright © 2022-2042 绵阳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7806号-1
邮箱:100297530@qq.com

手机:0816-2389618

手机:0816-238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