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宏观经济 >

出口型企业遭遇用工三大难题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1-12-07|浏览次数:

11月下旬,各地企业普遍反映用工难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用工成本上升快、招工难、员工流动性大是三个反映最集中的问题。

 

用工成本提升快,企业负担大增

 

“劳动成本一年大约提高了10%—20%,这方面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江苏昆山联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明屹11月23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他反映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而员工工资持续攀升,成为许多企业担忧的问题。

 

在众多地区中,广东沿海的小微企业受用工问题影响最大。在小型制衣厂聚集地广州罗冲围,环宇制衣厂的老板告诉记者:“工人成本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低或几乎没有。做一条裤子,几乎一分钱都没赚。”尚轩制衣厂老板谭健文说:“工人待遇一年多提高了20%,以往利润在15%左右,目前不超过5%。”

 

记者从厦门市商务局得到的数据,厦门与台湾比较,中高端劳动力成本没有太大差别;中层与台湾基本一样,月薪5000到6000元;普工月薪一般在2500到3000元,略低于台湾普工,但已经高于越南、印度。在福建厦门、漳州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因用工成本快速增长难堪重负的企业遍布家具、果蔬食品、电子、出口贸易、投资公司、罐头加工等行业,既有普通民营企业,也有上市公司。

 

招工难,技术工人尤缺

 

记者从广东省外经委得到的情况是,2011年年初以来,外贸企业劳工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同时存在,78.7%的企业反映不同程度缺工。

 

效益尚佳的苏州市东锦服饰有限公司、苏州东瑞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干小舟则提出,在苏州丝织业领域存在人力资源搭配失衡问题,一方面员工工资在增加,另一方面却招不到工人;企业要么有人没活,要么有活没人。“现在不敢接长单,价格定下来,人员能否找到?明年工资增加,就可能会亏损,不确定因素太多。”干小舟说。

 

优秀技术工人的稀缺和断代,对苏州高级丝绸织品的未来生存构成了较大威胁。干小舟介绍,目前国际知名的奢侈品牌的丝绸类围巾,为保证工艺和质量,不少是在苏州指定如东瑞纺织这样通过欧洲管理标准的公司和苏州当地熟练丝织业工人生产的。苏州丝织业高级技术工人的逐渐稀缺或将对中国丝织业的世界领先地位构成挑战。

 

员工流动性大,干扰生产秩序

 

企业因不可预期的员工离职导致生产受干扰的状况普遍存在。据记者从广东省外经委得到的《广东省外经贸发展情况汇报》显示,企业员工流动性普遍达到7%—8%。如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的员工流动性甚至超过1/3,企业维持稳定生产的压力很大。

 

许多企业主对记者表示,年底生产旺季工人提前回家和年后工人不回原企业导致的用工荒对企业影响尤大。过完年后不来的情况比较多,流失占到了30%。年后因此需要补充工人,但非常不好找。

 
Copyright © 2022-2042 绵阳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7806号-1
邮箱:100297530@qq.com

手机:0816-2389618

手机:0816-238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