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6日公告,为促进春节前银行体系流动性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决定春节前暂停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
专家指出,央行暂停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和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短期逆回购操作,有利于缓解目前市场资金面的紧张格局,满足春节期间猛增的资金需求。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罕见地高调宣布将开展逆回购操作,为市场提供了维护春节期间流动性稳定的明确预期。同时,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相比,逆回购操作更具短期性和针对性。此举或意味着此前市场期待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可能推后。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和短期逆回购操作均为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通过发行央票,央行可实现市场流动性回笼,而通过逆回购操作,可实现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最近一段时间,年底消费旺盛和企业结算等因素使得资金需求量不断加大,导致市场资金面呈现紧张格局。市场普遍预计,随着春节的来临,社会资金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市场资金面更趋紧张。
数据显示,1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1260亿元,2月为120亿元。央行此前宣布自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该次下调可释放资金近4000亿元。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市场流动性状况,一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仍是大概率事件。此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在乐观情形下,今年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4次左右。
对于央行暂停央票发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记者表示,在M2增速、信贷投放规模和流动性管理上,目前央行比较看重流动性管理。通常央行会根据一段时间,可能是半个月的外汇占款变化和到期央票数量多少,来决定是否发行央票。
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接受媒体专访谈及货币政策时表示,“我们的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一直都是比较大的。2009年年初,我们避免了掉入流动性陷阱。这些年运作下来,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来看都是可松可紧的。政策的权衡主要是在宏观调控目标本身,比如是较多追求高就业还是较多追求低通胀,需要反复琢磨追求一个平衡的目标。另外,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政策目标的变化。事实上,只要政策目标确定,在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上,空间一直比较大,流动性放松或收紧,价格调高或调低都有办法。”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1月5日表示,存准率下调指日可待,减税、增加保障房财政投入和对民间资本开放市场有很大空间。他判断,短期内要稳增长必须加大力度放松货币政策。
存准率下调预期加大
1月4日,申银万国、国泰君安等券商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央行将可能在春节前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连续停止发行央票有可能是为1月份降存款准备金率预留空间。据他估计,1月份央行可能一次性下调1个百分点,这将会给市场带来7000亿至8000亿元的流动性,对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有积极作用。
郭田勇认为,存准率下调的原因主要有:1月份正逢春节,市场上的流动性需求比较大,银行放贷通常都“比较猛”;另一方面,年初公开市场上到期的央票数量比较少;再加上外汇占款减少致使央行对商业银行释放的流动性大为减少。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银行代客结售汇首次出现8亿美元的逆差,这也意味着银行通过结售汇对市场释放的流动性开始出现负增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下调存准率的必要性。他此前曾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在元旦之后下调。如果不下调的话,当欧债的问题平息以后,全球流动性有可能卷土重来,再次冲高大宗商品价格,中国将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同时再次用外汇占款的方式造成中国资产泡沫不断膨胀。“现在为什么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为了将来一旦资金回流,造成通胀压力时,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赵锡军对记者表示,每年1月份的情况都比较特殊,信贷投放力度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比较大。“是否下调存准率要看央行是想保持稳健的货币投放速度,还是改变之前的做法,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做出让步。如果让步的话,可能会下调存准金率;如果要保持货币增速稳定的话,可能就不会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