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小微企业俨然成为当前政策的方向。今年中央财政还安排了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初创小型微型企业。同时,还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上市融资。然而,一边支持小微企业上市融资,一边创业板中小板制度建设不全,面对这样的尴尬状态,业内人士指出,解决市场供应资金是平衡两者之间的关键。
据大智慧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创业板指数的跌幅为27%,而进入2012年,一月创业板指数的跌幅又达到11%,2011年创业板公司区间最高跌幅更是大得惊人。据WIND数据显示,去年至今创业板公司中跌幅最惨为万邦达区间跌幅达到近74%!之后是易世达、海兰信、赛为智能等,区间跌幅均在65%以上。除此之外,包括之前的明星股如神州泰岳、世纪鼎利、世纪瑞尔、国民技术、沃森生物、同花顺等近60家创业板公司的跌幅均在50%以上!
面对如此之大的跌幅,业内质疑新股发行过快、场内资金严重失血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市场。实际上,多位专家均表示:“新股发行数量过多、过快,且发行价格严重高企是A股跌跌不休的根本原因!”而现在,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以及媒体报道的“515家IPO‘排队’名单公布”等消息,无疑再一次给市场营造出利空的氛围。
对此,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规模与资金量双向扩容很重要,而两者之间的平衡则是资金供求的平衡。”李大霄告诉记者:“市场一直担心市场供应资金不平衡,但证监会一直在对长期资金介入的方法进行探求,其中包括养老金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资金入市政策的探求。如果,能够解决这类长线资金的入市问题,那么我想市场对于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的惊恐程度应该会小许多。”
信达证券分析师梁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管理层能够解决资金供应的问题,那么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显然是利好的。但是股票供应上升后,稀缺性自然变少,因此创业板公司之间仍然存在是“虫”还是“龙”的考量。
据WIND数据显示,2011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共有170家,除去三家发行PE在100倍以上的公司,90倍的有4家,80倍的有15家,70倍的有22家,60倍的有37家,50倍的有81家。面对这一数据,业内人士表示,正是这些与业绩不成正比的高发行市盈率,造成新股上市前高价发行,上市后股价拦腰折半的熊气,创业板也才会跌跌不休!
对于这一点,李大霄也表示:“被扶持的小微企业的确存在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发行价格不能过高,未来新股的发行制度亟需改革,亟需在企业融资的时候,也给投资者一个公平。”
对此,梁浩也认为:“实际上,在成熟的市场中,任何一只科技股均是能发多少价,就以这一价格发行。但中国是非市场化市场,资金必然喜欢炒作新股,抛弃老股,形成不正常的炒作气氛。而在500余只企业等待上市这一消息的压力下,高发行市盈率、超募等情况在市场泛滥之后,市场肯定会慢慢纠错,只是纠错的过程必然让投资者受伤。”
在这一背景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投资者不是不接受企业上市融资,毕竟小微企业在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天平的另一面也需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企业不能过度筹募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