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页 | 加收藏 | 回首页 | 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企业管理 > 企业文化 > 话说“涪城”

话说“涪城”

发布时间:2018-09-21来源:绵阳企业网杨纯字号:
 


绵阳城建学者 地方志专家汤毓良


汤毓良近照


话说“涪城”
汤 毓 良
二O一八年七月十七日

     “涪城”,绵阳人民多么熟悉,又亲切、响亮、简洁,值得骄傲与赞誉,且具有二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绵阳代称,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记忆。
一、“涪城”与“涪城县”
    “涪城”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刘璋“涪城会”(当今的三国文化产业--“涪成会”酒由此而得名)在东晋南北朝连年混战时期,史书多有“进逼涪城”、“于涪城”等记载,但这只是“涪县县城”的简称。而“涪城县”是由于《晋书》误载:“晋时涪县改名涪城县”成为建置就错了;“涪城县”在今三台县花园镇。
长期以来,甚至当今,仍有许多人,乃至文化人,一直误为“涪城县”是古代绵阳的政区建置,在书籍与报端仍有“涪城县”的提法。
古代绵阳的确没有“涪城县”的建置。自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建置,先后更迭为统睦、潼州、巴西县、绵州、金山郡、绵县、绵阳县、防区(军阀割据防区时代)、十三行政督察区、绵阳专区、绵阳地区、县级绵阳市、地级绵阳市,其中绵阳市区(原绵阳县)划为涪城区与游仙区(以涪江为界)。
(一)重温建置沿革,澄清历史真相
1、涪县:公元前201年,隶属广汉郡,以城临涪水而名,使用时间超过700年。
2、统睦:公元八年(孺子婴初始元年),西汉新王莽篡权建立新政,改涪县为统睦。王莽为显示自己的尊严,大改天下郡县名,在古绵阳辖区将广汉郡改为就都郡,据《汉书·地理志》:“广汉郡、高帝置,莽曰就都……”公元25年,公孙述在成都称帝,自立国号“成家”(史称“成汉”),保留了统睦的称谓;公元36年,成汉政权结束后,汉王朝又恢复了涪县的称谓,统睦存在28年之久。
3、潼州: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改名为潼州,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改潼州为巴西县“于县置巴西郡”存在39年。
4、绵州:隋代统一全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简化政区层次,先后实行了州县二级制和郡县二级制,按照经济发展和军事地位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中部以今绵阳市区为治地的绵州,东南部以今三台县城为治地的梓州(潼川府),西北部以今江油、平武县为中心的龙州(龙安府)等3个政区建置为中心的演变历史。
绵州的名称,是从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开始使用,对绵州得名的由来,根据民国版《绵阳县志》关于绵山的记载中,“转《旧志》的说法”:绵州得名是因为绵山是“一县主山,州以此得名”;事实上,绵州是因为绵水而得名的,虽然,今天的绵阳境内,并没有以“绵”字为名的江河,但在隋代绵州所辖区域包括今天的绵阳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安县和德阳金山、罗江、绵竹等地。而当时从成都进入绵州第一大河是现德阳绵竹境内的绵远河,时称“绵水”。其时,绵水的水量充沛,胜过涪江水,古绵州因此而得名。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绵州改名金山郡(存在13年);唐武德元年9公元618年)又恢复绵州建治;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5月,绵州降为绵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11月又升为绵州。
5、绵阳县:1913年3月,国民政府裁撤绵州,绵州本州改为绵阳县,因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州的地名使用结束,共经历1328年历史。
今绵阳市区由于在历史上处于“控山川形势之胜,为省门藩蔽”,“蜀道咽喉”的重要位置,因之州郡政区建置时间最长:自西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梓潼郡迁治涪县城起,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绵州裁撤止共延续了1600多年。
6、防区:民国2年,实行全省道县三级制,绵阳7县隶属川西道,三台、盐亭隶州北道。民国7年(1918年),四川地区进入军阀割据的防区时代。在此后长达17年的时间里,绵阳市境内各县的部分或全部先后隶川军第五师吕超部(师部驻今绵阳市区师部坝),川军第三师邓锡侯部(师部驻今绵阳市区通圣街),川军杨森第二混成旅杨汉斌部(旅部驻今绵阳市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田颂尧、孙震部(军部驻三台县城,副军长孙震在今绵阳市区设川西北屯殖司令部,驻通圣街与盐市街、正南街一带)。在此期间,各县皆属驻防部队领辖,军政合一道辖县体制已名存实亡。民国13年(1921年)6月4日,道废,各县直隶省辖。
7、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1935年),四川军阀的防区制局面结束。四川全省推行政督察区制,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绵阳县城,领辖9县。今绵阳市境各县(市)、区分隶3个行政督察区;市中区(原绵阳县)和安县、梓潼隶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三台、盐亭隶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今遂宁市区);江油市(原彰明县和江油县)与平武县、北川2县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剑阁县城);民国37年(1948年)1月1日,彰明县改隶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8、绵阳专区:1949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军一八O师解放绵阳县城。1950年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发布101号命令,以绵阳县城为专员公署驻地成立绵阳专区,领辖原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所辖各县,隶属川西行署区(人民行政公署驻成都市)。从1950年至1959年间陆续增加至21个县之多。
9、绵阳地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国各专区陆续改称地区。1968年7月8日,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绵阳专区正式改为绵阳地区。1976年2月4日,国务院“国发17号”批复,将绵阳县城关镇及其所辖城郊、开元、园艺、五一(今石塘)4个公社从绵阳县划出建立绵阳市(县级市),1978年经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撤销绵阳县,其政区并入绵阳市。中途,潼南县、德阳、绵竹、中江县划出,绵阳地区辖14县1市。
10、绵阳(地级市):1985年2月8日,绵阳地区撤销,所辖15县、市分别划归绵阳、广元、遂宁三个地级市领辖。绵阳市由原绵阳(县级)市升级设立,领辖市中区(原绵阳县级市改置)和江油、安县、三台、盐亭、平武、北川7县。
11、涪城区、游仙区:1992年1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阳市市中区,其辖区以涪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涪江以东设立绵阳市游仙区,涪江以西设立绵阳市涪城区。
叫了几千年的“涪城”,终于有了正式的建置。
(二)“涪城”与“左绵”只是古绵阳的代称
从以上建置沿革所见,“涪城”是绵阳的代称;还有另一个代称是“左绵”:最早出现在西晋诗人左思的《蜀都赋》中,“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当时是古绵阳在蜀都(今成都以左的原因,确实有点远;也有人误为左绵是因为古绵阳在“绵水”之左而来,但也有点远,还是古绵阳在绵山之左恰当些。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写了一篇《左绵北亭群公宴序》,而唐代诗圣杜甫的《海棕行》有“左绵公馆清江喷,海棕一株高入云”,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历代多为文人频繁使用,也是古绵阳的代称。
(三)“涪城县”的来由非“空穴来风”,但被《华阳国志》等史志所否定
“涪城县”喊了二千多年,甚至文人们还列出史志记载:据《晋书》载(谬误很多),晋时涪县改名涪城县。其后清嘉庆版《四川通志》、清同治版《直隶绵州志》、民国版《绵阳县志》皆据此录有晋改涪县为涪城县的记载。1988年,全国兴起新编地方志与部门志高潮,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于1989年12月编纂的《绵阳市建置沿革志》(绵阳市志丛书之三),主篇王志强,审稿辜勇德、江瑞炯,亦按此记载,影响面颇深,当时使人信服。该书在州、郡目中记载:据《四川通志》载,晋怀帝永嘉六年(公元307年),成汉将梓潼郡从梓潼县迁至涪城县(晋改涪县为涪城县)。自此以后,涪城县地一直为后世各朝的州、郡治地。“自此以后”的说法太主观太武断了。
查晋代名人常璩编著的《华阳国志》;亦有涪县的相关记载,均言晋时涪县仍名,并未改称涪城县。据刘琳著《华阳国志校注》记载:“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水通于巴。”刘琳注:“涪县,西汉旧县,东汉、蜀、晋因”。是《晋书》记错还是《华阳国志》记载有误?已引起人们关注。
常璩为西晋末“成汉”时期四川人,其出生地就在今四川崇州市(晋称蜀郡江源县),按“地近事易核”的原理,其记载有较高的可信度。东晋结束后,绵阳市境即南北朝宋领辖(史称“刘宋”),故《宋书》记载的“刘宋”,是距晋代最近的历史朝代。《宋书》明确指出从汉、两晋到刘宋,涪县一直未改县名,其记载如后:《宋书》第三十五卷第二十五志“州郡一”的文内云:“今唯以《续汉国》校《太康地志》,参伍异同,用相徽验。自汉到宋,郡县无移改者,则注云:‘汉旧’”。该段文字明确指出,从汉代到刘宋时期,凡政区未改名的,其《宋书》的注释一律采用“汉旧”一词加以注明。
再查此书第三十八卷的第二十八志“益州”条下,记有梓潼郡的建置情况,其文云:“梓潼太守,晋《太康地志》:刘氏(指刘备)分广汉立……领县四。”在这四县中,记有:“涪令,汉旧县,属广汉”。由此可见,《宋书》明确记载了从汉到刘宋,涪县一直未改名,属“汉旧县”,原属汉代广汉郡。
再查清乾隆《直隶绵州志》,此志所记涪县从汉、三国、两晋到南北朝结束的建置,亦无改名之说。从《华阳国志》《宋书》到乾隆《直隶绵州志》,皆记载涪县一名未改,可见其真。
(四)“涪城”一名由何得来?
第一,因历代文献中,常将涪县所在地简称为涪城,如:三国二刘“涪城会”。建安十六年(211年)冬十月,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率军入蜀至涪县,与刘璋相会。共商讨伐据汉中的张鲁、刘备以涪城为基地,历三载而得成都;又如《梁书》载“天监四年(505年),魏将邢峦使王足破梓潼,进逼涪城”;《蜀鉴》载:“永嘉五年,(李)骧攻(谯)登于涪城”……在南北朝时期,230年间,古绵阳市区战乱连绵不断,“城头变幻大王旗”,攻守“涪城”的记载颇多。这里的涪城实指涪县治地所在的城市,并非涪县改名为涪城县,但被谬传者作为政区更名之据。因此,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中指出,涪县被《晋书》称为“涪城县”的“城”为“衍”字(见此书“汉德县”注一)。
第二,曾有“涪城县”但在今三台县花园镇涪城坝。南北朝南齐时,分涪县南部地区即今三台县西北的涪城坝(原属涪县领地,今为三台花园镇)桥置始平僚郡为涪城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安城郡撤销,潼县更名安城县。开皇十六年再更名为涪城县。故乾隆《直隶绵州志》载:《晋书》有涪城县,今在州南六十里潼川府界,名曰涪城坝”。此志实已明确指出了《晋书》之错,将建在今三台县花园镇的涪城坝的涪城县混淆为建在今涪城区和游仙区的涪县。
二、“涪”与“城”
”,《词源》注:水名。详“涪江”,在四川省。也称内水。源出川北南坪县南,雪栏山东南。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遂宁,至合川县入嘉陵江。汉书地理志上刚氐道注:“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行千六十九里。”汉,谓西汉水,即嘉陵江。
《绵阳市城建志》载:“水源”条目“涪江是嘉陵江右岸最大支流,系长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雪宝顶北坡,全长670公里。自江油飞凤山向南流入市区,于丰谷镇赵家脊入三台县。市区河段长39.25公里,流域面积101.2平方公里。河谷宽阔可达1-2公里,枯水面宽100-200米,洪水面宽可达1000米以上,年平均流量26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04万立方米/秒(2018年7月11日,突破1.24万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2.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3.4亿立方米;夏季涨水期间市区东方红大桥以下可通行10-30吨机动船。
(一)母亲河与洪灾
涪江是绵阳母亲河,孕育了涪城大地。“涪”狭义是涪江,广义“涪水”含涪江、安昌河、芙蓉溪、平政河。如“涪县城临涪水而得名”,但汉时涪县离涪江较远,而临近芙蓉溪;“涪水诸葛营”离涪江也较远。老百姓习惯称“三江六岸”,涪城核心区的三江平原,是最美丽、繁华、富饶的地带。但地沃禾逢,唯水是患。
“水能覆舟也能载舟”,“一部涪城史,几多抗洪图”。据史志记载:“晋咸宁三年(277年)大水成灾”。《太平广记》“绵州城地沃禾丰,唯水是患”。《宋史本记》载:“宋孝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绵州城水溢没田庐”。《元史·本记》载:“元泰定二年(1325年)绵江中,水溢城廊。”
据《绵阳县志》记载:自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以来30年间,旧城区被洪水淹没达34次。尤其是1692年涪江洪水暴涨,冲毁绵州城东北半城,死者众多。从此涪江改道,绵州城由涪江东岸变成涪江西岸。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涪江洪水暴涨,城墙被水冲毁,清政府被迫于1771年移州治于罗江。
道清嘉庆六年(1801年)绵州重建城垣与河堤,州复旧治。
道光癸已年(1883)涪江河堤全部被冲毁。
光绪十五年(1889年)涪江洪水入城,街巷可以行船,人坐城垛,可以洗脚,死百余人。
光绪十八年(1902年6月18日至7月3日),涪江两度涨水,洪峰流量为14800立方米/秒,为今涪江铁桥以上的最大洪水。
民国六年(1917年6月18日)起连降大雨,大水入城,洪峰流量为12900立方米/秒,人畜伤亡,房屋倒塌。
民国26年(1937年):“城半皆淹没成孤岛”。左家岩洪峰流量为14300立方米/秒。
民国34年(1945年7月)发大水,城中行舟,大部份街道被淹没,城区倒塌房屋一千余间,淹没农田二千余亩,冲毁农田一千多亩,死亡514人,洪水过后,尸横遍野,瘟疫流行,情景悲惨。涪江桥洪峰流量为14000立方米/秒,左家岩洪峰流量为15900立方米/秒。
1954年7月,涪江、安昌河洪水暴涨,半城被淹没,城中可行舟,城区涪江流量达11600立方米/秒,超过河堤最大洪峰3.31米,淹没农田2.5万亩,冲毁城内房屋1460多间,冲走牛羊240多头,死亡54人。
1978年9月1日—2日,连降暴雨,降水量1631毫米,洪水毁堤入城,水深0.5-1.7米。城北、城厢被淹居民308户,11340人受灾,死亡6人。
1981年7月至8月多次暴雨,江河水位猛涨,7月12日-13日降水量达172.1毫米;8月16日降水量189.5毫米。江水猛涨4米,涪江水文站洪峰流量9900立方米/秒,公私财产损失达4000多万元。
1984年7月12日,芙蓉溪发洪水,涨3米左右,沿河农田被淹,交通中断,房屋倒塌,工厂停产,损失265万元。
1990年8月13日,三江同时发大洪水,其中芙蓉溪最大流量2120立方米/秒,加之大暴雨袭击,但1989年涪江建成50年一遇的防洪堤起到了抵御洪水的作用。
1995年8月9日至13日,涪城区、游仙区、安县、北川、平武、江油等地连降暴雨,造成山洪肆虐,河水陡涨,涪江流量达10000立方米/秒,绵阳城区虽有两江大堤御洪,仅有局部内涝,而部分县城受灾严重(灾情略)。
2000年以后,夏季虽有董家沟、园艺山、牌坊沟山洪,以及堰沟(如翥鹤堰)倒灌形成内涝,但三江洪水被拒之堤外,解决了千百年来洪水淹城的心腹大患。
(二)从古至今防洪为第一要务
“洪水如猛兽”,千百年来,涪城人民饱受洪水之灾。因此,从古至今,历届政府均以防洪为第一要务,主战场就在涪江两岸,并总结出:“非城不守,城非堤不完,堤坏而城随之,州之安危亦系之”的城堤关系。
宋至民国涪城防洪工程建设:据《绵阳县志》记载:城区的防洪堤始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注:唐代“薛逢堤”须进一步考证),绵州推官欧阳观筑土城;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绵州史祁于城西北作土堤,以捍涪趋。明清时代,莫不以缮堤事为重。明世宗嘉靖(1522-1566)年中的安绵兵备道方任,曾修长堤以护城(明代余瑞在龟山开“新河”须进一步考证);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至十五年(1835年),州牧陈跃庚又修筑基宽2.8丈,面宽2.2丈,高1.7丈的新堤340丈,加上鱼嘴数道共长883丈,官民捐银四千六百余两,钱三千万有余,陈跃庚也捐银一千二百两。咸丰七年(1867年)知州毛震寿,光绪六年(1890年)知州刘南,民国知县冯藻、万庆和等先后多次组织民众培修加固旧堤,增修新堤。
民国34年(1945年)8月、民国35年(1946年)冬,绵阳县城堤委员会组织民众对护城河堤进行了3个月修复,城堤委员会主任唐绍尧多次请示,并派员勘查,培修护城河堤,以防洪患,接任五载,于民国37年因苦于无经费而辞职。
解放初简易防洪工程建设:1949年底,绵阳城区仅有残缺不全,堤身单薄、低矮的涪江旧河堤1123丈,无法抵御凶猛的洪水。1950年,在中共绵阳地委召开的第一次生产建设会议上即决定派专署建设科干部协助绵阳县维修河堤,并拨经费大米4万公斤,由居委会发动居民维修;1952年2月,绵阳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修建了涪江外北铁牛街段和安昌河大西门至炭码头段共4.2公里的简易河堤(用石头砌筑,石灰砂浆灌缝)。1958年7月,绵阳县城市建设委员会(设在城关镇内,为解放后绵阳县第一个城建部门)成立,1959年至1960年,市政工程处新建涪江右岸,城郊乡平政村一社高水界石起至,马粪市(今东方红大桥头)的1200米简易河堤,1962年又继续增建420米,总长1620米简易河堤;安昌河左岸从大西门外漫水桥至城郊乡花园村一社排洪沟口共2500米(1961年建)。“文革”期间,河堤建设停止。
涪江防洪工程建设:1978年的洪灾后,地县两级于12月成立了“绵阳市(县级)整治涪江防洪工程指挥部”,地委书记宁瑶任指挥长,副市长金志高任副指挥长,组织修建了从东门外至西山东路口(今五一广场总工会处)3204米的水泥浆砌人头石河堤。
1998年10月,涪江一期工程从203水厂至汉龙大桥2.71公里,与1999年9月28日,涪江河堤二期工程,从汉龙桥至滨江铁路桥延至绵江公路收费站3.04公里完工(均用条石砌筑,水泥砂浆勾缝);滨江广场与涪江河堤(中心城区段),总长1.6公里,总宽30米,上下两层钢筋混凝土挡水墙结构。
安昌河防洪工程建设:1991年3月5日,成立安昌河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市长王金城任指挥长,建委副主任郝中招、市中区人大副主任金志高任副指挥长。工程共分五期,冯崇泰、杨海清、杨建国、黄学玖先后续任指挥长。郝中招全程任副指挥长。安昌河左岸,接滨江河堤,沿中心城区,东河、南河、西河至永兴普明大桥;右岸从黄土梁人防工程至戴家湾,南河大桥至三江口,至2000年1月,1-5期工程全长32公里竣工。
其它河堤工程建设:1997年至2000年9月,三江工程10余公里河堤,以及芙蓉溪两岸河堤、涪江东岸河堤、平政河两岸河堤、小岛村河堤等70余公里全面完成,在绵阳城区三江地带形成了完整的防洪体系,彻底结束了洪水暴涨淹城的历史。全长103公里防洪堤,这可是涪城到省城的距离,尉为壮观。
(三)涪江是怎样改道的?
巴字水与涪江故河道:古代涪水(三江),曾被称为巴字水(很像篆字“巴字形”,巴字四周为三江环抱,中间为涪城,尾巴为三江汇合而一)。《古绵州志地志》:“巴字水在州西四里,涪水北经城西折为二,安昌水自西迤逦绕城东南汇于芙蓉溪。每江涨登高望之,点画天然甚肖”。杜兰《创筑河堤碑记》载:“州之北有峙于山巅巍然轩敞者,曰‘山川坛’也,即古越王楼旧址。脉亘于岷山而镇于郡治面西之榜山(今南山),相为环抱洵巨观也,其水自龙安(平武)奔湃而来,傍坛西折,与安水合而入潼,其形似“巴”字水。以上记述了州城在涪江以东,涪江故河道的流向:由今小岛村北端马脊梁处,向正南经今五一广场、跃进路东侧(夏家漕)、成绵路拱桥(中脊村)、临园宾馆、市委党校、人民公园、长兴街口(双桥市场)在炭码头与安昌河汇合。
涪江改道之原因:不是无缘无故地改道,早在唐末宋初(960年间),原从今小岛村南向西的涪江水分为二支流,一支接故河道下流;而另一小股支流由北向南穿濠向今碧水寺、东方红大桥一带,并在此处折向西去,再去原故河道。其根据是: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画谱上由北宋人郭忠如描绘的《长江磊落阁》(即越王楼)图上明显看出当时涪江故河道已在今开元电厂上游位置形成弯道。其水湾处在今碧水寺上下江段;其二,碧水寺在唐代称水阁院,如不临水何以称水阁?其三,唐城北部因被芙蓉溪和新形成的涪江支流分割,不适合建设发展,而向南部(今涪江三桥东头)拓展,而处于开元场的东北端逐渐萎缩,史书记载:“颓墉坏堑,若有若无,三尺牧童可跳起而逾也”。到了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延平石侯某尝筑斯城……”而此时的涪江在碧水寺形成的水湾对州城已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涪江改道将涪城由涪江东岸变成涪江西岸。到了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爆发大洪水,涪江洪水直冲水湾,穿濠由北向南,冲去涪城东北二门,形成如今的涪江河道,涪城的方位由原涪江东变为涪江以西。
旧地名印证涪江改道:跃进路一带原名夏家漕,涪江故河道干涸以后,尚有水漕,附近住夏氏居民较多。如原城郊乡乡长夏成林(三江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之一),夏成英、夏成贵(农转非工人)等;成绵路拱桥一带,原是涪江故河道中脊陆地名中脊村;沿故河道的村庄沿江村,在今凯德广场,临园干道沿江集团(凯厦集团),沿江大队(沿江东街、西街)临近百盛超市、炭码头。以上地名均可印证涪江旧河道地址。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历史变迁典故。
”,古代的“城”字专指以防御敌人的城垣之意,正如《说文》释义云:“城,以盛民也”。也就是古人类聚居的邑聚。
历代绵阳古城见证风云变化与城市变迁。
(一)汉涪县县城
绵州志、县志记载:“州东五里(华里),今东山观第一山下(富乐山),芙蓉溪上。”即今富乐堂前面地带(富乐寺亦在州东五里),即今科学家公园处,又有五里堆、六里村、仙人桥、汉阙位置为佐证。第一次建城选在三面靠山,一面临水(背靠宝盖峰,右有杨家湾,左有富乐山北麓),古金牛道上(沉香铺、抗香铺、烂泥铺)的必经之道,既是风水宝地,又是交通要道;在富乐山与大银山之间,形成涪水关(涪关)有险可守。
(二)南北朝梁城(潼州城)
第二次建城于今沈家坝,《元和郡县志》载:“梁天监中(502-519年),张奇为太守,更造楼橹却敌。有东西二门,东门久塞,为富乐山气所冲,门开则丧乱,尔后久塞。”东门对着富乐山,西门必面临芙蓉溪,乃是倚山面水。具体位置应在今李杜祠以南,一环路东段(太阳鸟雕塑前方),呈长方形土城。但为什么要迁城呢?主要是受富乐山气所冲,连年战火不断毁城,洪灾也有关系,不利于建设。
(三)绵州唐城
据《元和郡县志》载:“巴西县,望,郭下”。到了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0年),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新建绵州唐城。乾隆《直隶绵州志》载:“显庆中,规制宏阔。”越王李贞在龟山建了州府越王楼,州城仍然是倚山(龟山),旁水(芙蓉溪),位置在当今开元场、韩家脊、沈家坝北部一带,唐代诗圣杜甫“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可以印证越王楼的东南方,既开元场韩家脊一带;再者“左绵”即绵山之左,也指此处。
以上三座城池先后被兵灾或水毁后,均放弃在原址重建,另寻新址,系涪城前期“跳跃式放弃型”城市发展规律。
(四)北宋绵州城
清乾隆《直隶绵州志》城池篇载:“宋真宗时,推官欧阳观筑土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大文学家欧阳修之父欧阳观,吸取前三座古城被毁之原因(地势低水毁),选址地势较高的今盐市街、正南街与钟鼓楼一带“建土城,城设四门”。今老南门是当时宋城南门位置;城中心十字口当在今东门涪江三桥头;北门在今涪江三桥河心;西门在今钟鼓楼处;东门应在青年广场富临码头处。
(五)南宋绵州城
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绵州刺史程德降,吸取土城易毁的教训,而以土石泥加固,系人头石垒砌,三合土勾缝加固,城垣又向西北拓展。新城长度1300丈,高2丈,城墙上每5丈设一垛。西城墙根已拓展至今孙家巷,马家巷与三倒拐巷(位于今警钟街小学至三光街与东城根街相接)。
绵州宋城四方街。南宋时,绵州城区已十分繁华,中心城区地域由南街(今一环路南段),东街(今警钟街东段至钟鼓楼),北街(今红星街中段),西街(今建设街)组成宋城四方街。也是当今打造欧阳修故里的核心街区,老市委红星街大院是欧阳修诞生地,为重点打造的区域。涪城区委区府的“欧阳修出生地,科技城核心区”提法是十分确切又响亮的。
(六)绵州明城
据《元史·本记》载:“元泰定二年(1325年),绵江中,水溢城廊”。土城或土泥石混合砌城均难抵御洪水的侵袭。
明初,太祖朱元璋在称帝之前二年,即1366年,采纳谋士朱升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毛泽东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也缘于此)。1368年称帝之后,立即诏令天下筑城,四川迎来了城垣建设的高潮,大多数城镇经此次建议,奠定了以后古城的规模。
清乾隆《直隶绵州志》城池篇载:“明成化初,刺史宁鸿以石(条石)包砌,周九里有奇,高一丈八尺,阔一丈一尺,计一千六百余丈,门四,上各有楼”。南门仍在老南门;东门在今涪江三桥河心;北门在大北街(棉花街),今顺河街东河坝涪江河心,西门在顺城街与翠花街交汇处。张献忠攻打绵州城,明州官徐体国不敌坠西门而亡,徐公祠就在西门附近(今涪城区人大院内)。
(七)绵州清城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两次有史以来涪江特大洪灾,冲毁明城三分之二。并改道将绵州由涪江东变成涪江西岸,州府被迁罗江,史料记载:因城垣“若行修筑,事关创始,非补葺可比,工程浩大,无敢轻议,惟训练壮丁,谨严戌守,以保边疆,庶几众志成城遗意焉“。竟搁置了108年后,至清嘉庆五年(1800年),知州刘印全因迫于防御白莲教攻城,在明城残存城址基础上,稍向西北拓展,仅40天以条石砌城七里有余,城高1.5丈,脚宽3.2丈,面宽1.4丈,城墙内外设马道。城开五门:东安定门,南会昌门,西镇川门,小西门称长兴门,北门为迎恩门;城上有城楼,炮台5座,并于城周筑城壕,宽1.5丈,深1丈,底宽8尺,长3550米,起着护卫城池与排水的双重作用;城壕进水口在铁牛广场附近,出水口在东门外原貯木场。
(八)民国城
民国时期,城内仍是清城面貌,只拓建了新街(翠花街至北街),整齐划一的两层木楼。仅在外北将迎恩街改造为外北街、铁牛街;新建了珠市街、成绵路、绵兴路(今剑门路),与川西北第一公园及城外的油房街、油市巷、姜家巷、谭家巷、铁匠巷、公园口路、河堤路(人民路)、临江巷等,形成城北片区。
民国28年(1939年),日军空袭四川,绵阳县疏散委员会决定增开三座城门,疏散人群,便利交通,在今红星街南段与建设街交叉路口增开复兴门(后称新南门);在新街西段与西环巷口(今兴达广场大观园前方)增开建国门;在火神庙棉花街口(今顺河后街)增开抗战门(因资金不足只在城墙上开了一条缺口通往东河坝)。城市面积近二平方公里,分城厢、城北两部分。
从宋代至民国,各朝代城垣,以改唐城以前三代城垣“跳跃式放弃型”建城规律为“基地式延续型”建城规律;从东南向西北拓建发展,建国后,仍延续了从外北向平政、高水、圣水、青义方向发展,各朝代有重叠建设,故形成老南门不对北门,东门不对西门,大西街对正北街,城内有三条北街(小北街、大北街即棉花街,今红星街北段、正北街);顺城街不顺城(不顺清城而顺明城),西巷子不是巷(警钟街中段)等异常状态。
(九)欧阳观是涪城(区)地域的奠基人
综上所述绵阳古城变迁,多次放弃原址,另寻新址重建。唯有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之父欧阳观远见卓识,选择今钟鼓楼一带高地建绵州宋城,这正是涪城区核心地带,人们所见到的绵阳老城。自宋以来,在此奠基,向东南延续发展(老城、城北、平政、高水、圣水、青义方向)。古绵阳人怀念欧阳观父子,在涪城建“六一堂”、“求生堂”、“欧阳崇公祠”、“蒋欧祠”祭祀之。
三、涪城——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涪城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一)名城胜迹
涪城历史悠久,山川郁秀,留下斑斑胜迹。在大片青瓦粉墙民居中,城楼高耸,寺庙、衙署、会馆、楼阁、祠堂……钟鼓楼居其中,高低错落,轮廊丰富;戏楼、牌坊有开有合,街道两旁木楼或坡屋封火墙,步移景变;远望古城之外风水宝塔成为对景或为标志,成为古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点睛之作。城垣虽然不大(0.73平方公里),城内外不过2平方公里,古迹却有150余处(若干井、洞、泉在外),叹为观止。
1、城内三庵:白衣庵(明万历1620年),二殊庵(明万历1589年),药师庵;
2、城外五观:西山观、东山观、游仙观、玄天观、紫阳观;
3、五大会馆:湖广会馆(禹王宫)、陕西会馆(武圣宫)、江西会馆(万寿宫)、广东会馆(南华宫)、湖北会馆(靖天宫)。
4、十一大庙宇:药王庙、华光庙、城隍庙、火神庙、泗王庙、文庙、关帝庙、龙王庙、无量庙、东岳庙、文昌庙;
5、六大名楼:越王楼、环秀楼、望江楼、钟鼓楼、西川第一楼、灵官楼;
6、十一大寺:南山寺、金山寺、富乐寺、碧水寺、开元寺、先春市、圣水寺、普明寺、凝祥寺、临江寺、普庆寺(区乡有马鞍寺、鱼泉寺、佛祖寺、大佛寺、观音寺等);
7、十二祠:元帝祠、李杜祠、徐公祠、蒋恭侯祠、欧阳崇公祠、怀德祠、崇圣祠、忠义祠、节孝祠、昭忠祠、长生祠、占文双忠祠、福寿祠、杨公祠、蒋氏祠、吴氏祠、王氏祠、邓氏祠、夏氏祠、左氏祠。
8、阁:奎星阁、观音阁、纯阳阁、扪参阁;
9、亭:子云亭、北亭、八卦亭、春酣亭、潘舆亭、招隐亭、涪江亭、飞石亭;
10、阙、墓:汉阙(杨叔墓或李福墓)、蒋琬墓、苏易简墓、双包山汉墓、九龙山汉墓、宋哲元墓、金献明墓。
11、书院:左绵书院、治经书院、涪西书院、鹤鸣书院、桂华书院、丰乐书院;
12、府、第:翰林府、熊员外府、李有恒帅府、陈韦进士第、罗少林府、翰林院、文公馆、孙公馆、吴公馆、曾公馆。
13、公署:史目署、千训总署、训导署、都司署、监狱、大公馆、二公馆、演武厅、救济院、仓厫;
14、堂:六一堂、求生堂、十贤堂(州治内)、南山十贤堂、思贤堂、片玉堂、体仁堂、伐木堂、延贤堂、棣萼堂;
15、坛:富乐坛、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厉坛。
16、塔:南山塔、东塔、反风塔、凌云塔、拱辰塔、文风塔、宝川塔;
17、牌坊:尚在的坊有8处,李奇百岁坊、吴绍典孝义坊、唐陈氏贞孝坊、五世同堂坊、新铺双牌坊、肖杨氏节孝坊、节载州志坊、唐曾氏节孝坊均为清代建造。(古老的坊有画荻坊、秉宪坊、百岁坊、福谦坊、络水坊均早圯)。
18、泉:玉女泉、天泉、斗泉、龙湫泉、碧泉、玉泉、史公泉、蒙泉、圣泉、范泉、九龙泉、饮马泉、普济泉、义济泉、庆元泉、高凉泉、福泉、黑风泉、辰泉。
19、井:史公井、八角井、纯阳井、九角井、高水井、圣水井、东西井、皮袋井;
20、洞:白云洞、冷源洞、桃园洞、红崖洞、风洞、藏兵洞、古石洞、藏经洞、避暑洞、九龙洞、观音洞、豹子洞、龙王洞、穿山洞、马龙洞。
21、其它:扬雄读书台、渔父故村、启欧院、滴米遗迹、姜楚公角鹰碑与老鹰滩、乐楼(泗王庙、马鞍寺、东岳庙、东宣乡乐楼等)、水观音、金土地、摩崖造像、碑记、题刻、仙人桥等。
(二)远古遗址与文物
1、边堆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4700年到4800年的古人类居址遗存,被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称为古蜀文化发源的重要节点之一。
2、双包山西汉墓文物:出土文物1007件,人体经脉漆人为国家一级文物;漆木器最具特色(漆木马、漆车、骑马俑)被誉为“西汉珍宝”。西汉陶俑20件,身高35至44厘米,是四川省发现最早的陶俑。
3、九龙山汉墓文物: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东汉说唱俑被我国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惊为“天工之物”;汉墓雕刻数量多,以仿木结构建筑为主,有阴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是研究汉代雕刻艺术的生动课堂,是一座汉代雕刻艺术宝库。
4、何家山东汉墓:铜马是全国最大的铜马,高1.34米,超过甘肃著名的“马踏飞燕”,与秦始皇兵马俑坑的“鎏金铜马车(92厘米),与流失英国的东汉铜马(1.27米),堪称一绝;我国最早的铜佛像也出于何家一号墓,堪称一绝;大摇钱树,绵阳东汉崖墓出土三件比较完整的摇钱树,是至今国内出土最大的摇钱树,堪称一绝。
东汉乌乳铬文镜,其铬文、纹饰细如丝线,漆黑如新,毫无锈蚀,迄今仍然光可鉴人,工艺俗称“黑漆古”,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去探索铜镜埋藏地下千年不锈的奥秘。
5、魏晋六朝以后的文物
西山崖墓出土六朝瓷147件。其中东晋龙凤壶,器釉黑如漆,是一件黑瓷佳品。此山出土的唐代鎏金“开元通宝”钱甚为罕见;棉花街火神庙内宋代石缸;黄家巷出土宋代“崇宁通宝45斤,银器26件,体薄、规整,纹饰分压模和阴刻两种,线条流畅,十分精美;红星街出土的明代紫砂壶,高10.5厘米,胎呈紫红色,虽未施釉,却乳质状反光,给人以莹润、典雅之感,器腹刻“石鼎屯文火,云筏品惠泉,大彬仿古”楷书款(注:时大彬是明代万历时宜兴紫砂壶著名巧匠)此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建国以来,涪城出土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已上万件,在上下五千年中,涪城人民勤劳、勇敢、富于聪明才智,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出土文物最早的经脉人体漆雕、最早的铜佛像、最大的汉代铜马、最精美的说唱俑、最大的摇钱树是涪城出土文物之五绝;还有我省最早的陶俑、黑瓷、紫砂壶等等,这些历史成就足以说明,古老的涪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三)地灵出人杰
涪城人杰地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抚育出了很多勤劳勇敢、爱国爱民、功名显赫、流芳千古的风流人物。历代生于此地著名人物有:
1、张寿:字俾僖,汉涪人,曾为州郡功曹,正直好文。
2、杜微:字国辅,汉涪县人。刘璋为益州牧时,为府中从事。刘备定益州后,杜微闭门谢客,杜微德行高尚,自谦德薄,任重道远,天下民心思念汉室。
3、尹默:字思潜,汉涪县人。学习故经学,尤精于《左氏春秋》,刘备以尹默为太子师,刘禅拜谏议大夫,诸葛亮逝世后,返成都,拜大中大夫;其子尹宗继为蜀汉博士。
4、李仁:字德贤,汉涪县人,李譔的父亲。对古文经学的章句不甚重视,拜司马微、宋仲为老师,成为蜀汉博学之士。
5、李譔:字钦仲,汉涪县人,对诸子群书无不博览,对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等等皆悉心研究,成为一个博学多能的人才。初为益州书佐,尚书令史;后为中散大夫,右中郎将著述有故《易》、《尚书》、《毛诗》、《周礼》、《礼记》、《左氏春秋》、《太玄指归》等诸书传世。
6、李福:字孙德,汉涪县人,为刘备书佐,西充国长,成都令,巴西太守,为江州督、扬威将军封平阳亭侯,为人精识果锐,敏于从政,故杨戏赞之曰:“孙德果锐”,常璩赞之为:“果锐”、“干臣”。
7、李骧:宁叔龙,晋广汉太守,李福之子,为尚书郎,与杜轮其名,每有议论,朝廷莫能逾之,号称蜀有二郎。
8、李膺:字公辅,梁涪县人,为涪令,膺率富民上军资米二万斛,遂进围成都,刺史刘季连以城降,所著有《益州记》二卷。
9、任紘:字鼎之,唐绵州人,世为乐安右族,任东川节度使押衙,绵州押衙,州郭镇遏,鼓角随身等将,银青光禄大夫,检授太子宾客,兼御史中丞,上柱国,卒年四十四岁。
10、于环:唐朝绵州(今市中区)人,科举进士第一,大魁天下,是今绵阳市辖内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后被否认)《四川通志》、《绵阳州志》、《绵阳县志》均载有他游越王楼所题诗二首。
11、王助:字次安,唐绵州魏城人,大中初举进士,善文章。
12、王朴:王助之子,能文章,任前蜀,官至翰林学士。
13、苏协:字表微,后蜀(995年)进士,翰林学士,授光禄寺丞,开封兵曹、五品服,夫人薛氏,生子易简,后贵。
14、苏易简:字太简,生于彭州寻江县(今都江堰市),长于绵州盐泉县(今游仙区玉河镇),宋代四川第一位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著名文学家,留有《文房四谱》等著作,为文卓有建树,与其孙苏舜元、苏舜钦皆以诗文著称,号为“前三苏”。
15、李仲侯:字君直,号醉翁,历任蜀州隶事参军,后知蓬溪县通刺梓州,调潼川司录,所在多善政,迁朝奉大夫。敦名节,笃伦纪,为士林所雅慕,著有《诗集》十卷,《归田唱和集》十卷。
16、欧阳修:字永叔,谥文忠,于宋景德四年(1007年)生于绵州推官厅官廨,其父欧阳观时为绵州推官。在父亲的言行举止中学到了道孝仁义,爱国爱民,廉政为官;在母亲郑氏言传身教下,具有良好的品德,后来经世济民,受人爱戴,治学严谨。为宋代文坛领袖,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著述颇多,传世有《新唐书》、《新五代史》、《毛诗本义》、《集古隶》、《文生集》、《洛阳牡丹记》、《试笔》、《居士集》、《六一诗话》、《六一诗》等,在城区有《画荻坊》、《六一堂》、《求生堂》古迹。
17、文正权:绵州人,宋元丰进士,累官兴禄大夫,祀乡贤祠。
18、苏舜钦:字子关,苏易简之孙,举进士,授光禄寺主,迁大理事评事,湖州长史,著有《苏子关文集》十卷。
19、李谊伯:绵州人,宋(1053年)进士,通《六经》。任邛、咸、梁、汉四郡太守,封朝请大夫,著有诗赋三十卷,杂文二十卷。
20、文儒:绵州人,宋元丰进士,善楷书,撰注《周易》、《太玄》旨本三统五行,系汉文翁之后。
21、文轸:绵州人,宋元丰进士,传《经》演《易》,祀乡贤祠。
22、文正伦:绵州人,宋绍圣进士。朝议大夫,著书赋诗,祀乡贤祠。
23、文正思:绵州人,宋崇宁进士,官兴州教授,敦名节,谨操守。
24、赵鹏飞:绵州人,宋宣和中登进士,著《春秋经签》十六卷,李杜祠内有塑像。
25、周希爽:绵州人,宋绍兴进士,世居州东,敦行乐善,独建重熙桥。
26、文及翁:南宋绵州人(今市中区),进士。1275年,元军临陷江军,贾似道请迁都。文及翁以两浙安抚制置大使,兼知临安府升签枢密院事,后隐于洪州林下,闭户著书。
27、邓文原:元绵州人,年十五通《春秋》,为杭州路儒学正崇德州教授,升任修撰,修成宗实录。继任国子一,翰林待制,江浙两道肃政廉访司,集贤直学士,拜翰林侍讲学士。著有文集若干卷,内制集若干卷。1332年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谥文肃。
28-32:金献民、金爵、金皋、金皞、金深为明代“一门五进士”而留名至今,在游仙镇芙蓉村的金家响碑,就是绵州金氏涪城人民的一笔独具价值的文化遗存。
33、李美:绵州人,明正德进士,初知新淦县,值震濠之变,兴兵堵截,大破其军,论功晋升二阶,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祀乡贤祠。
34、王显高:明弘治进士,擢知庆远府,为政刚介严明,力除积弊,兴学宣教,政绩颇著,官至广西提刑按擦使司。
35、汪东洋:明嘉靖进士,由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升任山东按察使。
36、胡汝霖:明绵州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户、礼二科给事中。论劾权臣,历江西、广东提学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擢通政司通政使,以高风亮节,祀乡贤祠。
37-39:高第、高简、高节。人谓之明代“三高”,俱以文章驰名,为进士或探花(高节),尤以高第撰《天泉碑记》,学者争诵;著有《蓉溪续集》五卷。
40、白翱:明绵州人(今忠兴镇),进士,官南京工部虞衡司郎中,历按察司副使。归田后筑室绵北荆山下。夏日有虹出于庭池中,光彩四映,因其厅曰“垂虹”,终日吟咏其中,当时民族盛于一乡,人称“白家坝”。
41、董雍:明绵州人,进士。由大理寺卿授云南永昌知府。因事黜职得览佛经,颇涪佛经微旨奥义,称其“广大如天地,高明起日月”,年八十佛经不释手。
42、胡汝翼:明绵州人,进士,历官户部郎中,云南临安知府。
43、李文芳:明绵州人,进士,成官户部山西司主事,贵州按察司副使,李氏为绵州盛族。
44、李梓:明绵州人,举人,隆庆中知南部县,时社会治安混乱,梓莅任酌重役,均徭赋,解民于倒悬,民颂其德。
45、鲍国忠,明绵州人进士,由京秩历官光禄寺卿,亚中大夫。
46、孙子爵,清绵州人武进士,由建昌守备历升江西铜鼓营游击,封武翼将军。
47、江腾龙:清绵州人,以智勇隶甘肃固原镇标下,拔补营升,累官提督,乾隆二十六年从征木梁木,阵亡。
48、何人麟:清绵州人,才思敏捷,胆略过人,历随大军建立军功,历署山东惠民,定陶、蓬莱、春安知县。乾隆皇帝两次南巡均蒙召见,御赐贡缎等。生平多结名流,诗笔伉健。
49、孙文骅:乾隆绵州人,官湖北  安知县,宰黄安知府,弊除利兴,民咸翕颂,就事缀二十首,皆实录。岁饥则倡赈,全活甚众。
50、孙桐生:绵州咸丰进士,进翰林院庶吉士,授湖南知县永州知府。晚年回绵主讲绵州治经书院。著有《宋信篇》及其续编、余编。《永鉴录》、《永州府题名记》、《湘中时政书》、《国朝贡举考要》、《卧云山房文钞》、《国朝全蜀诗钞》、《明臣奏议》等书。孙对红学研究颇有成就,刊印传播《妙复轩评(石头记)》手抄本,并引起红学家的注意,多引用了他的研究成果。1991年,孙后人将他遗存的古籍文献147件其293幅及个人藏书300余册,捐赠绵阳市图书馆。
51、严履丰:清绵州人,道光科举人。究心故典、腹笥渊涵。主讲左绵书院,从学者颇多,著有《芑汀文稿》行世。
52、胡应昭:清绵州人主讲魏城桂华书院,学问纯正,贯通群籍,成就后学极多,著有《穆斋诗文稿》。
53、李代亨:清绵州人,勤学好问,孜孜不已,尝平抄《威谣词》、《感应篇》贻人,肄业国子监五年,归设倌授徒。工诗、词、故文。著有《宜斋试贴诗》行世。
54、谭兰玉:绵州人道光举人。归傍兰若授学,主傍兰若授学,主老庄学说授庆符县训导,叙城守功,保举教授,改保节府教授。
55、郭锦仪:清绵州人,嘉庆间举人,大桃知县,直隶署赵州临城县知县,颖娱好学,著有《笏堂杂录》。
56、熊文华:清绵州贡生,轻财好客,绵州人称之为“小孟尝君”,捐资修贡院,以振文化。助知州李象昺修蒋琬墓,遐迩知名,授刑部员外郎到京供职,复助陕西军饷,议叙道员,留陕补用,并赏花翎,卒于西安。
57、孙桂生,清绵州人,孙桐生之兄。才智精卓,胆略过人。咸市中,李蓝起义军围绵州,助知州唐炯筹划防守,叙功以县丞补用,赏戴花翎。喜读《三国演义》曰“此书为用最广,不可不观”。其婿杨锐,光绪戊戌“六君子之狱”死难。
58、何人鹤,清绵州人善诗画,有《栈道图》,缩千里栈道于尺幅之中,画中人毫发毕现。著有《台山诗集》八卷,文集二卷。
59、孙崧生,清绵州人,工诗、文。历署洛阳、鄢陵、杞县知县、禹州知州。著有《埜云诗草》。
60、何天祥,清绵州人,同治初知州文棨延至左绵书院讲席。后修《直隶绵州志》,选为成都府学训导,著《欲及时斋诗文稿》行世。
61、孙缵:清绵州人禀生,年十五即通《六经》及子史。十七游泮,才华横溢,毕露于诗。刊行《梦华遗稿》传世。
62、孙恕:清绵州人道光举人。任陕西以知县用,署理陕西潼商道。书德欧赵,得者辄珍藏之,著有《心如诗草》。
63、唐存在:清绵州人,左绵书院斋长,喜吟咏,诗以集句见长。著有《静轩集》、《唐集古诗》、《七夕集句诗》。
64、陈韦:清绵州人,光绪中进士,家于鼓山之麓,居辛店之侧(永兴人)。八岁启蒙老师出以“月光红似日”,即对以“水影碧于天”。群咸称之为神童。岁试时人谓之“三杰”,后任湖北黄安知县。惩豪强,声震汉阳,以之为存古学堂教席。襄纂《湖北通志》。辛亥返正归里。著有《潺亭骈散文》四卷。《潺亭古今诗钞》二十卷。《窳庐词一卷》,今正南街有“进士第”公馆(原广播电视台处)。
65、邓昶:清绵州人,南海谭宗浚督蜀学,赏拔之,调尊经书院研经,治《尚书》,尤熟于《史》、《汉》。署盐亭训导时平抑高利贷,民称颂其德。兴学校,废科举。绵州请其回州襄办学务。光绪廿九年(1903年)任四川省高等学堂监学,兼四川省咨局议员;民初任临时省议会议员,著有《伯山文稿》。
涪城,北接阁道之雄奇,内设三江之华艳。古代地方志誉为“四塞之郡”、“三江襟带”,并冠以“富乐之乡”的雅称。从唐至清,共有113名进士;除以上绵州名人外,过去不少州官也是“重德高俊”之士,“贤治”、“清政”之吏。涪城有“一代今文伯,三巴昔产贤”的美誉。
(四)名城萃名流
涪城这座历史上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战略要地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名人倾诚向往,在此停骖留迹,客居涪城。他们在涪城大地上写下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佳章隽句,充实了人民精神食粮,留下流芳百世的古迹。没有他们累世不绝的辛勤考察,游历笔耕,便没有涪城今天灿烂文明。正所谓:薪尽火传,其来有自己。
1、涪翁:西汉末年从外地来古涪县避乱的隐士,在东津渡以渔钓为生,因针灸医药而闻名,著《针经》、《诊脉法》,传给弟子程高,再传郭玉(汉和帝太医丞)。他所隐居的村落称为渔父村,并将其列入乡贤,在南山十贤堂内,祀有涪翁。
2、李意期:葛洪《神仙传》:“李意期者,蜀郡人也,是汉文帝时人也,……则千里皆不尽日而还。意期即为士作文……或游行,不知所之(称之为游仙)……”相传富乐山宝盖峰如意观为其修道之观。“刘备敬礼之,闻期伐吴,意期画作兵马器仗十数纸,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一大人,掘地埋之,仍径还去”。果然伐吴惨败,刘备卒于永安宫。今有“游仙观”、“游仙乡”、“仙海湖”、“汉仙桥”祀之。
3、扬雄:字子云,汉蜀郡成都人,少好学,博览群书。是继西汉司马相如后又一个辞赋大师,在40多岁时离家前往京城途中,滞留涪县西山读书,留下“杨雄读书台”和“洗墨池”两处遗迹。后人建“子云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美誉。
4、郭玉:汉广汉郡雒县人,和帝时为太医丞。年少时在涪县南山有读书处,其师程高乃涪翁弟子。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医术名振京师,今南山延贤堂,传为郭玉读书台遗址。
5、王勃:唐绛州龙门人,为“初唐四杰”,六岁即属文,词情英迈,为沛王王府修撰,诸王斗鸡,勃劲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逐斥出府,勃遂客剑南,尝寓绵州。绵州官绅在北亭为之洗尘。席间,王勃挥笔而作《北亭群公宴序》,离开绵州他去又作《辞别薛升华序》,今碧水寺侧有北亭建筑物。
6、卢照邻:唐范阳人。年十余读经史,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后调新都尉,官新都时曾到绵州,留有《绵州官池赠别诗》、《七日绵州泛舟诗序》。
7、杜甫:本唐襄阳人,后徒河南巩县。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其才,召试授京兆兵曹参军,后拜右拾遗。时关中畿乱,流落剑南,结庐成都浣花溪(今杜甫草堂),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严武待甫甚善还朝时,甫送至绵州奉济驿(今沉香铺)。会徐知道乱,不得还寓居左绵公倌(今李杜祠),旋寓居梓州,在绵州留下诗十余首,史称“诗圣”。
8、罗隐:唐新登人,从事判官副使,因乱入蜀,隐居剑门,往来剑、绵之间。著有《江南甲乙集》等书行世。诗文多以讽刺为主,在绵州留有《绵州回寄蔡氏昆仲》。
9、严武:唐华阴人,中书侍郎挺之之子。至德二年拜武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入为太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为率宗、肃宗两皇帝营造山陵,以武为桥道使,后复镇蜀。广德二年(764年),破吐蕃七万之众,封越国公。年40岁时,与杜甫善,武入朝,杜甫自成都送武至绵州奉涪驿,互赠诗道别,《严武赠别诗》(略)。
10、樊宗师:唐南阳人,始为国子主簿。元和三年(808年)授著作郎,历金部郎中,为绵州刺史一年,拜左司郎中,有惠政,后绵州人祀之于思贤堂,在绵州留有《越王楼诗并序》。
11、钟绍京:唐虔州赣人,中宗时立功拜中书令,加封越国公,开元初任绵州刺史,开元十五年(727年)入朝。在绵州有政绩,州人为之竖《越国公碑》;清光绪七年(1881年),州进士陈辛湄于五里堆购得此碑,仅半截,有字七行,行4字,碑额书存“越国公”三字,首行存“使持节行绵州(缺)上柱国”(仅存半字)。
12、岑参:唐邓州棘阳人,登天宝进士。肃宗时,杜甫荐为左补阙。后为嘉州刺史,客死于蜀。在绵州留下《送绵州刺史李司马秩高归京国呈李兵部》诗(略)。
13、姜皎:秦州上封人。玄宗闻其画名乃征召,封楚国公食邑四百户。玄宗幸蜀,姜胶扈驾入蜀,道次绵州,画鹰于邮亭壁间,俨若活鹰。后杜甫贝之提诗为桂诗角鹰碑,后留下州东六里白云洞下“老鹰滩”遗址。
14、鲜于侁:宋阆州人,举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庆历中,通判绵州,见绵州史贪婪成风,侁一切弗取,郡守以下皆效之。侁深研经术,著《诗传》、《易断》,尤长于《楚辞》。苏轼称之,并自以为不及。侁在绵州留迹颇多。
15、赵拤:宋衢州西安人,进士,为武安军节度使,移梓州路转运使,蜀地吏肆为不法,穷乡僻壤,民难见使。拤以身为表帅,行部无不至,蜀风为之变。元丰七年卒,赠太子少师,在绵州留下《过左绵偶成》诗。
16、唐庚:宋眉州丹陵人,进士善属文。政和元年(1111年)出知绵州,为《六一堂》题记赋诗。作《名治》、《察言》、《闵俗》、《存旧》、《内前行》诸篇,时人称之。有文集二十卷传世。
17、陆游:宋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为秦桧所嫉,多次黜之。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皇帝召见,帝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遂赐进士出身。力说张浚用兵抗金;范成大为蜀帅,游为参议官,其在绵寓留时,留下众从诗篇。
18、魏了翁:宋邛州蒲江人,少时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人称颂之。登进士第,授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又多处为官,著《九经要义》百卷、《鹤山集》、《周易集义》、《古今考》等。为绵州知州程德降所请,为之写《绵州修城记》。
19、杨慎:明新都人,大学士广廷和子,科殿试第一。或蜀或滇,或居云南会城,大吏咸善视之。年七十,还蜀,诗文杂著一百余种并行于世,赠光禄少乡,天启中谥文凭。慎在绵阳留有《涪江泛舟》等诗篇。
20、果亲王,名允礼,清圣祖玄烨第十七子,雍正元年封果亲郡王,六年进亲王。1734年,命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诸省驻防及绿营兵。途中所经皆留有墨迹。于绵州留有《绵州》诗一首,对绵州地理、物产、古迹、环境描述深透,点赞有佳。
21、王士祯,清山东新城人,进士,授江南扬州推官;典试四川,改翰林院侍讲,帝征其诗,录三百篇曰《御鉴集》,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在绵州留有《寄绵州守》、《渡涪江》、《咏鹿》诗三首。
22、张问陶,清遂宁人,进士,莱州知府。自号“蜀山老猿”、亦称“老船”,工诗,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著有《船山诗集》传世。夜居绵州留有《绵州夜客》诗。
23、李调元:清绵州罗江南村坝(今安州宝林乡)人,清代大才子、文学家、金石学家、戏曲理论家。乾隆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主事、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其著作宏富,达七十一种。擅长诗文,精于戏曲,为川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印的大型丛书《函海》,内容广博,是研究巴蜀文化的文献。还著有《通诂》二卷、《诗音辩》二卷、《奇字名》十二卷、《方言藻》二卷、《六书分毫》二卷、《古音合》三卷等。其家“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成为出类拔萃的名士,在绵州城乡留下众多诗篇佳句,是一位德高望众、才华横溢、蜚声海外的大才子。
24、文棨:清内务府正白旗,汉军籍。同治元年由彭县升任绵州知州,先后三次知绵州。在绵十六年政绩卓著,倡纂州志,新建治经书院。工诗尚文,著有《诵芬堂诗草》。伯祖李再文,父亲年彰阿三世在绵为知州,其孙李莲孙,为绵阳著名老中医,市中心医院老中医师,市政协第二届文史委特约顾问。
25、宋哲元:山东乐陵人,曾在冯玉祥部下,在军旅生涯中,从下级军官一直到师长、军长、总指挥等高级将领。1932年出任察哈尔省主席,次年任华北第三集团军总指挥。在抗日战争激励将士“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在长城喜烽口战役,以大刀重创日寇,取得巨大胜利,声震中外。“七·七”事变爆发,他指挥的廿九军在芦沟桥打响抗日第一枪。1938年9月因病告假养疴。1940年春,北上西安医治,道次绵阳盐市街永安公寓养病,逝世于绵阳,葬于富乐山。
四、涪城重大战事
涪城自古有“剑门锁钥”、“蜀道咽喉”、“成都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涪城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1、东汉:光武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涪为王莽之统睦,臧宫拔绵竹,破涪城,斩公孙忧于涪,至阳平公孙述将王元降,遂拔绵竹(注:《汉书·地理志》载)。
2、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刘璋涪城会。后备在葭萌,璋因张松贰备,斩之。备大怒,召关将杨怀、高沛责以无礼,斩之,并其兵进据涪城(《三国志·蜀书》、《方舆纪要》)。
3、东晋南北朝,涪城混战,从公元301年,李特攻占涪城,李雄建立成汉政权。347年东晋恒温又灭了成汉;373年前秦符坚派兵攻占涪城;384年前秦梓潼太守垒袭以涪城降晋;405年蜀郡参谯纵,侯晖出涪水袭毛谨于涪城杀之;413年益州刺史朱龄石,率宁朔将军臧熹进攻涪城斩侯晖,谯纵逃亡在都后自缢死;414年,氐王杨难当围攻涪城十余日,巴西梓潼郡太守刘道锡闭城固守;449年,益州刺史刘季连遣李奉伯由涪城进讨与大军合子涪县城下,大破新城(今三台)赵续伯造反;500年巴西雍道唏造反逼涪城,太守鲁休烈与涪县令李膺闭城坚守;505年北魏统军王足围涪城,宁州刺史李略御亡;553年,北魏尉迟迴伐蜀攻占涪县(潼州)。自北周(557年)由杨坚执政,为统一中国铺平道路。潼州(涪县)沈家坝古战场终于结束了280年之久的战争。
4、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旧唐书》载:“梓州刺史段子璋反,袭东川节度史于绵州,自称梁王,改元黄龙,以绵州为黄龙府,置石官。五月成都尹崔光远率将攻拔绵州,遂斩之璋”。
5、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王建遣兵击杨守亮,守原为绵州刺史,与利、阆观察使席俦共攻王建,建率兵二十万次绵州,遂击取阆、蓬、渠、通、梁、龙、利八州(《顾彦朗传》)。
6、后唐庆宗同光三年(925年),蜀主王衍僭位。唐师入蜀,李绍琛进至绵州,蜀主王衍断绵江浮梁。李绍琛与李严乘马浮渡江,从兵得渡者千人,遂入鹿头关,至成都,蜀主出降。
7、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王全斌攻蜀剑门克之,蜀主大惧命太子元喆御之,元喆素不习武,至绵州遁还。全斌进次魏城遂入城。全斌昼夜宴饮,不恤军务。蜀兵愤怒行至绵州作乱,劫属邑众至十余万。获蜀文州刺史全师雄推以为帅,取道绵州为指挥使刘福所败,遂攻彭城,据其城。
8、南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九月,蒙古兵破阳平关,成都、利州、涪川三路俱陷。《高定子传》:“定子时知绵州元兵穿凤州寨,将白龙趋绵,以闯成都。安抚黄伯固闻之,亟奏定子兼,参议官措置文龙备御,定子乃部分诸军,伏清塘岭,钺始就擒”。
9、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以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师师伐蜀。蜀军大败,遂克绵州,龙骧卫指挥史鑑死亡。《明史·陈德传》记“德字玉善,填充临江侯,从傅友德伐蜀,分道入绵州,破龙安、德阳大败关友仁之众,乘胜拔汉州,遂与友德围成都。蜀平,赐白金彩币。”
10、明怀宗崇祯十年(1637年),李自成犯蜀,总兵侯良柱战死于绵州;十七年(1644年)6月,张献忠入川与绵州州官徐体国大战于西门(今顺城街与翠花街、警钟街交汇处)。徐公不敌,坠城而亡(州志载:“旧时大盗攻城烈,先谕官民并屠灭。生灵无数寄危城,使君对之长涕泣。愿以一身易万姓,朝服朝冠色尤正。径上瞧楼对贼言,勿戕民命戕吾命。狼子蝎儿似不闻,飞炮连弩交加甚。使君怒发正冲冠,百尺城楼身忽殒。一时天悲并地惨,万家街巷流血满。平原芒草倍消魂,夜夜青遴千万点……”后人建徐公祠于西门外(今涪城区人大常委会处)。
11、清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十五日,白莲教冉天元等过遂宁、西充、蓬溪。权总督魁伦领兵追剿,寻退屯绵州南门外之塔山。绵州知刘印全招募乡勇,分守绵江各隘口协力堵御。刺史入营请渡江杀“贼”,不许。有乡勇五千,难民子弟三千,共戴刘刺史出阵,分左、中、右三路,不可当也,贼不战而散,至江油马蹄冈被歼。
12、清咸丰九年(1859年),李永和,蓝大顺进逼川南,绵州刺史毛震寿、沈芝林募壮丁千名,城四周深凿城壕,五门内外铸大炮二十余位,抬炮小枪、药箭防御。十一年三月“李蓝”进逼绵州,署刺史唐炯固守,随机应敌。二十五日,“贼”占据南山,将直逼城下,被大炮击退。四月初二,合股围绵,计四五十万,分据东西南北山隘。久遭围困,城内饥荒疾病夭亡不下万人,刺史于白衣庵侧筑万人坑以寄之,惨矣战!提督占泰驻师罗江解绵围战于绵南之东嶽庙,师溃殉节。湖南抚骆秉章出前队攻南山捷,歼“贼”无数后聚西山作负嵎势。中丞统领进剿西山,参将文梅盛山前战死;诸军由山后分道捣“贼”巢,破胆不敢逆战只图奔突,余孽约数百人远逃,绵境肃清。
13、民国。绵州自清光绪、宣统两朝,以至民国成立,约四十年中,地方安宁,未受兵祸。后绵阳来往军队,不及详记,没发生大的战乱。
“话说涪城”,题目太大。涉及政治、经济、水利、交通、教育、风景名胜、风俗、土特产等,不再赘述。
 
二O一八年七月十七日
 

绵阳企业网

 (编辑:浪子) 


分享到: 更多
  

热点图文

  • 东汉以前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物佐证
  • 禹生石纽在何处,历史地图有标注
  • 刘氏宗亲在绵阳祭祀祖先刘备
  • 蜀道话三国学术讲座在绵阳举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商业合作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11-2015 绵阳企业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0961号-2

    绵阳企业网 永久域名:www.8160816.com 联系电话:0816-2389618 腾讯QQ:982532733 手机:18780320066

    绵阳企业网部分资料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