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首页 | 加收藏 | 回首页 | 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新闻资讯 > 时政新闻 > 北川羌族自治县“三三”模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北川羌族自治县“三三”模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01-05来源:绵阳政务网绵阳企业网字号:
 

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创办的刊物《地方领导干部工作方法与实务》,刊载县委书记赖俊署名文章《北川羌族自治县“三三”模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文如下:
 
 北川羌族自治县“三三”模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书记  赖 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北川作为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连片特困地区“五区合一”的贫困县,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目标、头等大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部署,始终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聚焦“准”“早”“实”“稳”四字,撸起袖子加油干、尽洪荒之力务实干、用绣花之工精细干、背水一战拼命干、阳光扶贫干净干,近5年累计脱贫39419人,贫困发生率从29.17%下降至5.33%。2016年,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代表县在全国民族自治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交流发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贫困户收入台账监测法、壮大集体经济六种模式等创新举措被推广,探索走出了一条秦巴山片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健全“三机制”,唱响“协奏曲”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核心要义在实干。北川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健全推进、协作、督查三项机制,着力把脱贫攻坚大干快干起来,把工作进度提速加快起来,把问事问责较真逗硬起来,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攻坚局面。
    健全推进机制强进度。坚持高频率研究部署、高密度调度推进,有力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思想提标。强化首要目标的政治意识、攻城拔寨的攻坚意识,把脱贫攻坚作为“天大的事”,使出“天大的力”、尽到“天大的责”,县乡村挂出“脱贫攻坚作战图”,倒排工期、倒逼落实。挂帅出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县级领导一周一调度,乡镇党政负责人、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主任一天一调度,层层传递责任压力,形成县乡村书记凝心聚力抓脱贫攻坚的局面。定期研判。建立目标完成监测和通报机制,定期会商研判、信息互通,做到专题会议、通报汇报、研究部署、统计梳理、问题整改常态化,集中时间、集中心思、集中力量决战脱贫摘帽。
    健全协作机制强合力。众人同心,其力断金。北川坚持握指成拳、凝心聚力,整合党政力量、群众力量、社会力量,干部群众一道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党政齐心抓。在严格落实贫困村“五个一批”机制的基础上,整合党员干部力量,对非贫困村落实“三个一”联系帮扶(县级领导、帮扶部门、责任人各一名)。社会同心帮。创新开展社会扶贫,解放军总装备部帮扶安昌镇金龟村发展食用菌产业,青岛海军第一疗养院帮扶小坝镇庄坪村发展中药材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助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深化“百企联百村”活动,109家民营企业与93个贫困村、5928户贫困户结对子。鼓励金融行业多渠道参与扶贫,“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2亿元,有效助力贫困户通过农村电商、开办农家乐等形式增收。群众联心干。通过公开授牌、专项奖励、优先扶持等激励措施,大力营造“干在实处我带头,脱贫攻坚争一流”的浓厚氛围。设立产业发展风险补偿金,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采取民办公助、村民自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健全督查机制强保障。从严从实督查考核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有力保障。严督查。出台《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暂行办法》,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报告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督查巡查制度,县委组建5个重点督查组坚持每天走村入户、全程摄像录音、原汁原味通报、全面跟踪整改。严问责。制定脱贫攻坚问责办法,对影响脱贫摘帽的,实行“五个一律”严肃问责,不摘穷帽就摘官帽,促使全县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决战决胜、不胜不休。严监管。坚持“一事一议”,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扶贫项目公开;强化扶贫资金项目审计、稽查,开展村务公开“面对面”“纪检干部进村”等活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节点监管,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四项基金”管理运行有序规范,得到四川省财政厅高度肯定。
筑牢“三支撑”,打好“组合拳”
    增收、基础设施、民生兜底是贫困群众脱贫最大的软肋。北川紧紧锁定群众增收、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兜底“三大支撑”,持续发力、全力攻击,打响打赢脱贫攻坚战。
    筑牢增收支撑。脱贫的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念好山字经,千方百计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产业增收带动。推动种养扶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办法》等支持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鼓励20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26个专合社助力脱贫奔康,围绕“短、中、长”期增收,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发展中羌药材、花魔芋、羊肚菌、白山羊、林下鸡等特色种养业,有效带动3700余户贫困户增收。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乡村旅游扶贫,加快3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打造,探索推广“依托旅游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旅游商品”等旅游扶贫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土特产纪念品等富民业态,带动3000名贫困群众从事旅游业,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推动电商扶贫,变产品为“商品”,20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电商经营活动,仅“普网.药博园”就与群众共建标准化中药材基地6000余亩,带动药农人均增收3000余元。集体经济推动。管好用好四项基金,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意见》,深化“村集体+能人”“村集体+合作社”“村集体+种养大户”等六种模式,通过股权量化、托管经营等创新投资收益模式,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全县55个贫困村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益,退出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到6元,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46元以上,实现长期稳定持续增收。就业创业促动。落实1000万资金为1380名贫困群众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补助7200元,鼓励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依托羌山雀舌、西羌莫尼山庄园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组织春风送岗位、招聘活动周等活动,累计引导10000余名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实现就业脱贫。加快建设电商港、药博园、双创谷等创新创业平台,持续开展“羌山英才”选培活动,鼓励优秀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回引,带动近万名贫困群众走上创新创业道路。
    筑牢基础支撑。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行条件,全力攻坚。住房更“好”。采取遵循群众意愿、保留北川民居夜色,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的方式,政府发力、群众接力,大力推进易地搬迁、“五改三建”等项目,坚持全域危房改造,注重禹羌文化特色,实现了房屋整体安全化、房屋外观整洁化、生产安居舒适化,让贫困群众住得安全、住得放心。道路更“畅”。要致富先修路。纵深推进交通攻坚大会战,着力解决偏远乡镇群众出行难,安昌河大桥、桂溪大桥维修加固,墩青路、北松路水毁道路修复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完工,跨湖大桥加快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让更多的北川产、北川造运出羌山,带动贫困群众踏上致富路。乡村更“美”。引导乡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安昌、擂鼓等特色小镇加快建设,计划今年新建幸福美丽新村70个。彩化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如火如荼,农村电网、网络通讯实现全覆盖,“WiFi进村”网络信息扶贫试点走在全省前列,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全面达标,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筑牢兜底支撑。民生连着民心,北川加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教育扶贫为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评估,率先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政策和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争取资金资助,近万名贫困学生走进课堂,贫困家庭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阻断贫困隔代传递。坚持职业教育引领,七一职业中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其中贫困学生比例达20%,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力争就业一人、脱贫一家。医疗扶贫助民。落实“十免四补助”,推行大病医疗保险和分级诊疗制度,农村新农合参合率达100%,贫困群众个人医疗费用县内住院“零支付”,受益贫困群众达11000余人,绝不让贫困群众因病返贫。社会保障扶贫惠民。设立专项财政资金,补贴购买“新农合”和小额人身保险,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建立保险、救助等风险防控机制,救助贫困群众达5000余人。推广农村小额保险、农房保险、农业保险,群众抗风险能力有效增强,不断提升“两线合一”水平,实现了“一网兜底”应保尽保。贫困群众、特殊群体衣食无忧、老有所依。
深化“三行动”,激发“内动力”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实现“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转变。
    新风行动正心。坚持大禹文化、红色文化、感恩文化有机融合,加快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县建设,持续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市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深入开展“中国好人”“时代楷模”等评选,任芳芳、李瑶、段翔获评“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汇聚社会正能量。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着力培育乡贤文化,喊响叫亮“身在山区思想不落后,老少灾穷工作争取一流”“身在山区不可怕,就怕志气比人差”等口号,提振精神、涵育新风,大部分贫困群众靠勤劳双手创造了幸福美好生活。
    整治行动润心。深入开展清洁行动、健康行动、礼仪行动,大力推进“四好村”创建,计划今年新建省市县级“四好村”165个。每年投入1000万余元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实现村有垃圾转运站、配有保洁员,乡镇建有垃圾处理厂、配有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入推进“三改、三美、三整洁”工程,庭院环境整治和面源污染得到控制,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讲文明、爱卫生、护环境成为新风尚。
    引领行动聚心。发挥2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作用,鼓励300余名科技人才投身基层一线、服务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十大脱贫攻坚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带动5000余名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聘请1000余名技术专家、致富能人等作为“农民夜校”“大讲坛”教员,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技能提升、创业规划等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的新型农民。当前,参与文化、脱贫文化、感恩文化正逐步形成,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动力更足、能力更强。
 

绵阳企业网

 (编辑:浪子) 


分享到: 更多
  

热点图文

  •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李德书做客“开
  • 首届海峡两岸禹羌文化研讨会在北
  • 大禹故里 活力羌城投资推荐会暨
  • 首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开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商业合作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2011-2015 绵阳企业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6020961号-2

    绵阳企业网 永久域名:www.8160816.com 联系电话:0816-2389618 腾讯QQ:982532733 手机:18780320066

    绵阳企业网部分资料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版权所有请勿复制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