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为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出台新政,大力促进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新政有针对性的对来绵创业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辅导机制、项目征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对开展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效果好的机构,给予10-50万元资助;鼓励分类建立创客俱乐部,建立“创业导师库”,对入选省级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客俱乐部的,给予100-300万元补助;对入选市级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客俱乐部的,给予20-50万元资助。
构建“四支持一促进”立体引导体系,即支持重点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园,支持高校、企业、开发园区建立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客俱乐部,支持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将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利用大赛等平台广泛征集创新创业项目,推介创新创业项目与创业园、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对接,促成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入选省级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园的,给予100-500万元补助;对入选市级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园的,给予30-100万元补助。进入前期孵化的省级获奖项目,给予5-20万元资金补助;进入前期孵化的市级获奖项目,给予0. 3-5万元资金补助。优先将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涌泉计划’’支持,对省评审重点支持具有技术先进性的创新苗子项目和团队,给予1 0万元资金支持,对处于萌芽期的培育项目给予1-5万元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按至少7 0%的比例划归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所有。大学生和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100%归研发者及其团队所有。
打造“一引导四服务”帮扶平台。强化金融扶持引导,将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对象从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扩展到在校创业大学生。县市区(园区)要加大对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担保、再担保和反担保等支持力度。强化配套服务支持,建立绵阳市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积极推进信息统计、项目推介、政策发布和绩效评估一体化;在政务服务中心要设立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开通大学生创新创业人事代理绿色通道,对来绵创新创业的大学生,由人才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给予创业高校毕业生人才公寓租赁和安居补助服务,毕业五年内在我市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给予安居补助。(就业促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