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双乐乡王太沟村探访一位养殖大户彭庆华,看看他养的跑山鸡如何为他“跑”出一条致富路。
现年56岁的彭庆华以前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得知养殖生态跑山鸡是一个不错的致富门路。夫妻俩经过商量,2013年,彭庆华和妻子回到家乡,筹资流转山地300亩,创办了松山家庭农场。彭庆华说:“我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计,就想回来自己发展,最开始在山下养,规模小,后来发现这片山用来搞养殖不错,于是就把它流转过来。”
创办养殖场最缺乏的就是资金,最初彭庆华建养殖场资金缺口达15万元之多,后来通过多方筹借,终于在2013年底建好了家庭农场,经过夫妻俩的不懈努力,当年养鸡场就正式投产。
然而养殖跑山鸡对于彭庆华这样一个从未接触过的门外汉来说着实困难,创办养鸡场后,年过半百的彭庆华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并加以实践,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农场的养殖模式。他采取小群散养的办法,让鸡到宽敞的山坡、树林里去自由觅食,每周集中为场地消毒两次,严格把好防疫关,使鸡的成活率达98﹪以上,同时在饲料投喂上,只给鸡吃玉米、小麦等农家饲料,大大降低了饲料成本。
通过两年发展,今年彭庆华的家庭农场已养殖多个品种的跑山鸡2000余只,鸭和鹅各500只,羊50头,以混合散养的方式,充分利用资源。农场每年可出栏各类畜禽千余只,纯利润5万元以上。
谈及此次“综改区”建设,彭庆华也有自己的愿望。彭庆华说:“希望门前这条路能修好,因为下雨天饲料根本弄不上来,很麻烦。”
目前,彭庆华已积极和政府部门对接,计划将出入农场的道路进行硬化,并积极拓展销路,联系外地收购商进行订单收购。(县电视台 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