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在郑州黄金地段建设的一座大型“宋庆龄”雕像,带出了这个公益机构“自筹资金”4亿元建设的大型项目。一个公益机构靠什么自筹巨资?据调查,河南宋基会一边以“公益医保”名义在农村大量“吸金”,一边在城市投资放贷搞房地产,其运作已严重偏离公益慈善事业,且风险巨大。
河南宋基会近几年的资产增长堪称跨越式发展。基金会中心网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末其净资产已达29.7亿元,高居同业榜首。
号称医保 实为在农村高息揽储
2001年成立的河南省宋基投资有限公司,一直充当着河南宋基会基金投资管理的委托人角色,其法人代表张悍东一身二职,担任河南宋基会的秘书长。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其个人持有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宋基公司10%的股份。
一个在慈善领域表现并不突出的机构,为何能在筹集资金等方面表现如此抢眼?据了解,河南宋基会通过“公益医保”项目,在农村地区向农民吸金,涉嫌变相进行高息揽储,存在巨大风险。
公益医保业务是河南宋基会下属的河南省公益医保发展管理中心开展的主要业务,目前其市一级分支机构在全省18个省辖市已经设立了17个。
号称投资 公司以基金会名义放贷
宋基公司以宋基会名义开展经营,并且涉足民间高息借贷,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2008年,在河南引起高度关注的郑州“地王”蓝堡湾崩盘事件中,宋基公司便是债主之一,债权达数千万元。
一些业内人士介绍,仅在郑州地王项目中,河南宋基公司的高息收入几乎与本金持平。由于有河南宋基会的特殊背景,这家公司在当地民间借贷市场几乎从无损失,一旦出现风险总能率先保全本金。
据了解,河南宋基会早先旗下曾有一批公司,以宋基会背景开展经营业务,一度通过拉善款有提成的模式运作;近年来,河南宋基会开始清理整顿这些公司。但目前,河南宋基会旗下公司仍数量不少,而且都存在大量的应收款项。
记者在郑州工商局查询发现,近年来,宋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很少甚至为零,但每年都有上亿元应收、应付款项,包括与河南宋基会和其他宋基系公司之间的款项往来。再如宋基同济置业公司,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为零,而应收款项中,年初为2亿多元,年底就达5亿多元;另一方面,应付款一栏,年初达4.7亿元,年底增至近5.6亿元。对此,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多位专业人士说,按道理基金会作为公益机构,财务应公开透明,而现在财务表现竟然比许多企业还要“复杂”,且大部分都是关联公司“倒账”,最终流向不得而知。
一些专家认为,河南宋基会暴露的问题已损害到政府公信力和整个慈善事业,有关调查组要查清其中是否存在腐败等行为,尽早公布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