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绵阳市卫生局针对部分农村困难群众经济来源少、家庭负担重的情况,提出了“小病不出村、治病一元钱”的门诊服务新模式,并在乡镇医院推行。2011年6月,“一元钱处方”活动在三台县永明镇卫生院正式启动试点。
三台县是拥有147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就医患者中农村群众相对较多,永明镇卫生院是绵阳第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镇卫生院,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反复论证研究,对永明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门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决定在该院对成人普通型感冒、腹泻(受凉)、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神经性尿频、小儿流涎(脾胃积热)五种疾病试行“一元钱处方”,并制定出了科学规范的一元钱处方模板,对上述疾病的适应症、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看病药费不到一元钱,不可能哟?能医好病吗?”因感冒就医的王婆婆边付药钱边半信半疑的问。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是真的,婆婆,你看你用扑热息痛9片0.17元、盐酸溴己新片18片0.29元、咳必清18片0.47元,三天的治疗量,总共就是0.93元,没错,医得好的,请放心。”这是日前记者在三台永明镇卫生院采访时看到的一幕。
2011年6月,“一元钱处方”活动在三台县永明镇卫生院正式启动试点。活动推行半年来,成效显著。该卫生院门诊就诊患者达20500余人次,较2010年同期增长20%;该院共开出“一元钱”处方1317人次,经随访追踪,除7人次再次返院就诊外,其余病人均一次治愈,治愈率达99.47%,按2010年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门诊处方平均药费29元计算,共为群众节省门诊及住院费用30余万元,“一元钱处方”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一致好评,病人满意率达到96.6%,同比增长6.6%。
在乡镇卫生院推行“一元钱处方”,是我市单病种收费在基层的有益尝试,是贯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务实之举,更是灾区“建好”、“管好”、“办好”医疗机构的重要体现,市卫生局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一元钱处方”试点范围,力求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费用负担,让灾区群众充分享受灾后重建和医改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