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和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困难群众基本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64969户、124141人,农村困难群众98326户、183212人,已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今年,全市城市低保人员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将从去年的140元提高到170元,农村低保人员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将从去年的60元提高到72元。同时,还将加大实施分类救助制度,对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给予重点救助。
今年,我市还将完成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完善和落实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城乡医疗救助对象累计年人均救助标准分别从去年的140元提高到175元和170元。同时,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完善社会养老体系,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居家养老试点工作,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建设,力争创建2个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
记者获悉,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体系建设,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切实做好10个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的使用和管理,完善市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确保救灾物资储备库形成仓储能力;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争创建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