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0)日,记者从安县文化旅游局获悉,安县正式启动申报雎水春社踩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与申报工作密切配套的纪录片——《雎水春社踩桥》,也在今年的踩桥活动中顺利摄制完成。
安县雎水春社踩桥是川西北一带最有影响的民间盛会,是中国民俗文化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民俗活化石,2009年公布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雎水春社踩桥活动场面壮观,影响很大,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其中拜干爹、拜狮子、丢药钱、民俗表演等传统民俗活动历经200余年。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民间歌舞、宗教信仰等相融合,内容极其丰富,在全川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独具魅力。
承担纪录片《雎水春社踩桥》摄制的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摄制组从3月16日至18日,历时三天。按照摄制方案,完整摄制了祭社神、丢药钱、拜干爹、娃娃拜狮、民间民俗文化表演等重点内容。
除此以外,纪录片还详细记录了整个子夜踩桥和戊日踩桥全过程,以及在整个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众多民俗文化内容。
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和宏大的踩桥景观让多年来从事摄制非遗项目申报片的拍摄组成员非常震惊,均表示将认真领悟踩桥活动内涵,准备精心制作,将雎水春社踩桥民俗活动最精彩的一面呈现给非遗评审小组,为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