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肉才10元一斤,一棵白菜也卖到十元, 大白菜卖到猪肉价了。”5月4日,陈女士在建设街市场买了一颗大白菜,如此抱怨道。按往年规律,随着天气转暖,蔬菜进入生长加速、大量上市季节,价格往往出现较大回落。然而近段时间,虽然蔬菜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但大白菜,西红柿、胡萝卜等蔬菜价格仍持续上涨且创近年来新高。
大白菜价同比翻一番多 西红柿价堪比鸡蛋价
记者从建设街市场、鼓楼市场、虹高市场等城区菜市场了解到,这两天,大白菜的价格平均在1.5元/斤,最贵的卖到1.8元/斤;胡萝卜均价在3.5元/斤,最贵卖到4.00元/斤;白萝卜均价1.5元/斤,而去年冬季白萝卜、胡萝卜价格一直在1元/斤上下;大白菜普遍维持在0.8元/斤。
“五块钱买了两个,这西红柿比鸡蛋还贵啊。”市民岳阿姨最近发现,西红柿从之前的两三块一斤涨到了五元多钱一斤,而鸡蛋才卖4块多钱一斤。记者从了解到,之前一直稳定在2-3块一斤的西红柿最近的价格的确突然上涨,目前绵阳大部分农贸市场里,品质比较好的要卖到5.50元/斤,相比之下,个头小卖相差的西红柿更多,但售价则依然在4元/斤左右,比之前的价格上涨了六成以上。
零售市场菜价高,批发市场价格如何呢?记者从高水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近期多种蔬菜反常上涨 ,6日大白菜批发价格为2.5元/公斤,去年同期为0.9元/公斤;西红柿为8元/公斤,去年同期为2.6元/公斤;胡萝卜批发价格为5.0元/斤, 去年同期为2.2元/斤;白萝卜批发价格为2.4元/公斤,去年同期价格为0.5元/公斤。
主产区减产 油价上涨推动菜价上涨
在高水蔬菜批发市场做了10多年蔬菜批发生意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市面上的大白菜、胡萝卜、西红柿等都是外地菜,主要来自陕西、山东等主产区。这些菜品的价格上涨是和主产区产量、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去年冬天,大白菜在包括苏北在内的几个产区都获得丰收,遭遇滞销,部分地区为避免菜贱伤农,甚至集中采购向城镇居民发放,大白菜价格一度大幅下降,直接造成不少农民减少种植量,加之本来春季就不是大白菜的销售季节,因此市面上供应量较少,这可能也是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
此外,油价上涨对蔬菜价格上涨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表示,近期成品油价的接连两次上调推高了菜价。根据估算,油价每上涨4%,蔬菜种植的成本就要增加3%。做蔬菜批发生意的蒋先生告诉记者,中间环节繁冗也是菜价高的一个原因,蔬菜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一般要经过'菜农-小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市民'等多个中间环节,而每个环节至少加价5%。
本地时令叶菜上市 高价大白菜对市民影响不大
记者在市场走访中发现,大白菜、西红柿、胡萝卜这些跟空心菜、苋菜、豌豆等时令蔬菜相比,有售这几种蔬菜的摊位寥寥无几。在虹高市场,一摊位老板告诉记者,萝卜白菜都是冬季时令蔬菜,春季是多种叶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因此市民对这些菜的采购很少,菜商都只会少量进货。
虽然现在大白菜、西红柿等蔬菜价格上涨,但对市民生活倒是没太大影响。在虹高市场买菜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大白菜、西红柿、胡萝卜在冬季和初春买得多些,现在都不会怎么买,更多的是选择一些时令菜,像空心菜、厚皮菜、小白菜、豆腐菜等本地时令叶菜价格都比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