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天、近600家企业参会、3000余个产品参展……中秋、国庆临近之际,一道“绵阳造”盛宴,向外界发出了欢迎享用的请柬。
看长虹电视、听湖山音响、喝丰谷美酒、品李白文化、拜文昌祖庭……一个个“绵阳造”名优特新产品,成为展示“绵阳形象”的一张张名片。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品牌化”的社会,有品牌,就有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特色品牌的打造,成为今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最新的例子是,一个曾让某个中国大学生不惜卖肾也要购买的美国产品,为美国GDP作出了0.33%的贡献,这个价值超过了中国所有垄断公司。这个强悍的产品,叫苹果手机。
正是因为看到品牌背后巨大的市场价值。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了“绵阳造”名优特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市获国省认证的名优特新产品165个,其中九洲、兴事发等中国驰名商标10个,长虹牌彩色电视机、光友牌淀粉制品(粉丝)等中国名牌产品6个,江油附子、三台涪城麦冬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四川清香园调味品有限公司、绵阳丰谷酒业有限公司等中华老字号产品2家。这些特色品牌,成为“绵阳造”产品“走出去”的“绿卡”。
在这些“绵阳造”品牌的背后,不仅站立着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一个有生命力的产业,更站着一个有经济实力的城市。这些特色品牌在凸显“绵阳造”“硬实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让外界感知了绵阳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着绵阳的“软实力”。
从国外看,瑞士钟表、德国汽车、苹果手机,早已突破了一个企业的概念,而成为了瑞士品质、德国制造、美国力量的真实写照。从国内看,绍兴黄酒、宣威火腿、景德镇瓷器、全聚德烤鸭等,又何尝不是中国文化的映照。从我市看,近年来,长虹数次进入世界品牌500强,成为扩大绵阳影响力最大的一张名片。“5·12”前,说到绵阳,知晓的人并不多,但说到“长虹”,人们立刻就豁然开朗了。
我市科技资源富集,产业基础较强,自然禀赋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在尖端科技、电子信息、烟酒食品、文化旅游等产业产品领域具备打造“绵阳造”知名品牌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此次集中展示“绵阳造”产品,其诉求,不仅是“对内”,更重要的是“对外”:在更广阔的市场叫响“绵阳造”,让更多的人通过“绵阳造”感知绵阳,走进绵阳,了解绵阳。
期盼更多的“绵阳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