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2日,主题为“绿色人居·创意城市”的第八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在江苏镇江举行。出席论坛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表示,“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进出口也可能要成为第一大国时,我们仍然靠拼自然消耗,拼低成本的劳动力,已经难以为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介绍,我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正在酝酿之中。“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在住房以及城乡建设领域,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持续增长,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更将制约我们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介绍,所以,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绿色建筑纳入,要求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同时改造建筑业的固有发展模式。
“国务院领导也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就做出批示,要求我们发展绿色建筑,从法规、规划、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杨榕介绍,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住建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在两周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已经把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的征求意见稿发到各部委各省市征求意见。”杨榕介绍,征求意见稿里面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
“现在提出的目标是,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向着更高的标准,比如65%、75%的标准去发展,旧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4亿平方米的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要在区域形成连片和产业示范。在建筑运行节能方面,要实现能耗定额来引导建筑运行节能的相关工作。同时从城镇扩大到农村的建筑节能的发展。再有就是全面地实施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杨榕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建筑节能也会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杨榕还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的基本路线图。
十二五期间,国家可能要推广发展十亿平方米或者更多的绿色建筑。目前的想法是通过突出重点,比如政府办公建筑,比如结合生态城市的建筑、结合国家财政补贴的项目,结合国家、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来强制性推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同时,通过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等各个方面来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
“我们曾经设想,在目前每年完成一二百项的绿色标识认证基础上,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三五百项绿色标识的认证,同时有一大批项目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在那之后,我国每年再有一千项的项目能够达到国家三星级的项目认证。”杨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