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于11月9日开幕的北京文博会正在火热举行中。据悉,文博会期间共签署文化创意内容产业的产品交易、艺术品交易、银企合作等协议总金额高达786.85亿元,比上届增长65%,文化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不过,资金短缺、交易平台不规范仍是当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文化产业应更多地与金融资本融合,投融资体系需要变得多元化。同时,还要规范文化资产交易平台,规避艺术品交易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不可否认,资金问题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一方面需要资金支持,而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因此更需要金融机构专业化产品和更多品种的服务和支持。“文化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它们规模小,抵押担保品不足。传统工商企业一般拥有持续现金流,而文化企业业务一般是”项目性“的,资金回报周期长、不确定性大,例如影视剧的拍摄、文艺活动的举行都不能产生稳定和持续的现金回报,这给根据财务报表判断资金回报的银行借贷带来了考验。”一位工商银行的信贷人员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开始全面介入文化产业的整个链条,银行、保险、风投、私募等针对文化产业特性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创投、风投、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等投融资工具不断扩充。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1年至今,共有15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募资规模达381.5亿元,平均单笔基金规模达25.43亿元。由财政部、中银国际、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等联合发起,并计划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总规模为200亿元的中国文化产业基金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基金。
此外,郭田勇表示,发展文化产业,应该把资本市场的重心下移,发展多层次市场,才能让更多的包括文化创意类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