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中国将构建全方位的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将被纳入即将公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已经过国务院等各部门最终审批,可能于本周三正式公布。
骆铁在出席2011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时指出,“铁矿石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关系到我国钢铁工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上升至国家层面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1年1至8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48亿吨,同比增加4271万吨,增长3.5%;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163.75美元/吨,同比上升44.2美元/吨,增幅38%。我国钢铁行业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外汇200亿美元,约增加钢铁行业成本近1300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3%左右,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的水平,钢铁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平衡上下游各方利益,提高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课题。”骆铁军对记者表示,目前,工信部已会同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建立了铁矿石保障协调机制,规范铁矿石秩序,共同研究制订相关政策。
骆铁军还表示,在资源保障体系之外,“十二五”期间,为了加快产品升级,将继续加速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综合运用差别电价、财政奖励、考核问责等手段,严禁落后产能转移,并将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淘汰落后与新上项目相结合,根据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情况,优先核准淘汰落后任务完成较好地区和企业的钢铁项目。此外,钢铁布局也将优化。“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将改变钢铁业发展北重南轻的局面,重点发展东南沿海钢铁基地,而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