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务部牵头制定的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已基本定稿,近期将正式出台。据了解,内贸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国内贸易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15 .7万亿元上升到30万亿;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2010年的37万亿上升到70万亿;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0年的4.5万亿上升到12万亿;网上购物零售额规模从2010年的5131亿上升到2万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WTO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盛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首先考虑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才是对外贸易的开放。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却是相反的,这样做的后果是给了外国企业和个人一种“超国民待遇”。“在贸易的开放问题上应该更加注重内贸的发展,国内贸易应该与国外贸易接轨,不能出现脱节的现象。”
盛建明指出,内贸“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使得对内贸的开放力度更加增强,更加有明确性,注重自身的贸易发展,对于加快内外贸统一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内贸“十二五”规划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给予民营企业更大的施展空间,“开放”一词也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内贸规划专家组成员洪涛表示,当前国际经济疲软,我国出口形势不乐观,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投资也不可能大幅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着重促进消费。从今年来看,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乐观,预计今年消费总额将超过17万亿元。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梁焕磊认为,虽然政策具备实现促进消费的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繁荣市场,但是这只是扩大消费的部分推动力,收入的提高和保障的完善才是给消费提供基础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