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最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日在北京开幕,各界对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关注也日趋升温。而上周已落下帷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012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已经发生变化,主要不是指政府投资,而是更多指向结构性减税。”13 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邱海平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应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切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形象点说,财政政策可“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应由“偏紧”调整为“切实稳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调结构的重点。产业政策将大有可为,这是我国的特色,也是希望所在。”他强调说。
稳增长微调整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情况仍然令人担忧,而这也通过进出口渠道传导至我国经济运行。”邱海平表示,由于出口增速放慢,我国10月份的GDP增幅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
“因此,稳定增长成为明年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邱海平说,“调整可能仅仅是微调。目前国内房价仍然较高,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大幅调向的条件尚不具备。” “货币政策适当放松,逐步趋于中性,应该是较为妥当的选择。”邱海平说,即使主基调是稳增长,但是,对于CPI和房价涨幅的调控仍然不能轻易放松。
记者了解到,虽然片面强调GDP是错误的,但是在现有经济情况下,同样不可否认GDP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性。“如果GDP低于8%,则有可能面临失业问题。宏观政策是多目标决策,要综合考虑稳定、增长、通胀、就业、进出口等一系列指标,这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是一种考验。”邱海平说。
结构性减税让利企业
面对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的双重要求,不少专家表示,财政政策或是一剂“良药”。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更加积极”。在当前情况下,其涵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再代表政府投资,而是进行结构性减税。邱海平表示。据了解,今年累计的财政盈余强劲,也给予政府更多空间采取行动,具备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的条件。
“从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态势看,今年实现全国财政收入‘超收’1万亿元已无悬念。因此,即便把实施财政扩张的一系列因素统统考虑在内,实施一定规模的减税不仅是必要的,也是有可能的。”下一步的减税政策可能会直接落实到企业头上,通过结构性减税,让利企业,直接改善当前中小微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邱海平说。
产业政策大有可为
在“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12字方针中,“调结构”居第二位。业内人士指出,在政策导向不变的前提下,2012年或通过调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