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循环经济 >

欧盟打劫碳税 中国33航企要交176亿买路钱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1-12-23|浏览次数:

欧洲法院的裁判已经出来。其笃定认为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安排没有侵犯其它国家主权,也不违反有关领空开放的协议,符合国际法。这意味着,美国起诉欧盟征收碳排放税宣告失败,而中国若继续谋求诉讼方式对抗其碳排放新规,似难奏效。


  根据欧盟的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将对所有到达和飞离欧盟机场的航班征收超出配额的碳排放费。中国共有33家航空公司在征收名单之内,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简称“中航协”)初步测算,开征第一年,进出欧盟的中国航空公司将因此增加总成本8亿人民币,并且这一数字会逐年递增至2020年的30亿,此间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


  “由于欧盟试图进行区域外管制,导致各国相互博弈,我们将无法达成一个全球性的解决办法。”汤彦麟不无遗憾地说,国际航协承诺,到2020年,全球燃油效率每年提高1 .5%,2020年实现碳中和增长,至2050年,碳排放规模在2005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一半。“但要达成这个目标,一个基于经济措施的全球框架是我们为所需采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灼人的是,欧盟碳税交易机制势在必行,并且“箭在弦上”。航空公司不得不考虑紧急应对方案。“直飞欧洲的航班将比经中东迪拜或其他亚洲地区中转进入欧洲的碳排放量更大,极可能促使航空公司在航线安排上作出应对措施,并调整直航和中转航班的票价,引导旅客选择偏好。”张玉斌如是分析。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快递公司联合包裹服务也在考虑更改欧洲附近航线,比如穿过印度,一次削减欧盟法案增加的成本。


  不过BB&T资本市场公司的分析师斯特林称,将于油价趋势,更改航线并不现实,只有油价暴跌,航空业有资本采用迂回路线。


  而邹建军则进一步指出,欧盟碳税出台的逻辑在于“要想在此降,需交落地钱。”无论航线怎么调整,都无法绕过这项新规。而且,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航空市场都由一家市场占有率70%左右的航空公司充当“龙头老大”,中国航企出门跟这些国外巨头打仗,本来就缺乏话语权。


  据悉,欧洲是我国航空市场的主要国际客源地,中国航空公司通往欧洲的航线正处于增长期。目前国航拥有的欧洲航线最多,每周单向航班量达到70-80班。

 
Copyright © 2022-2042 绵阳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7806号-1
邮箱:100297530@qq.com

手机:0816-2389618

手机:0816-238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