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循环经济 >

2012年民企投资最看好新能源行业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2-01-13|浏览次数:

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来自钢贸、餐饮、纺织、印刷、船舶、金融投资、文化、化工等领域的数十名民企负责人,听听他们讲述2012年想进入哪些行业?又面临怎样的困惑与压力?需要何种支持与帮助?采访发现,新能源行业最被好看,33%的民企负责人选择了该行业。


  多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领域是国家大力引导和扶持的行业, “跟着国家政策走”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而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显示,新能源产业是国家确立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也成为家纺、钢贸等传统产业尝试转型的一个方向。但由于新能源产业对资金量和技术含量要求非常高,部分民营企业主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只是一个心愿,发展条件还不成熟。”


  不过也有企业早有准备。远大低碳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元刚向新金融记者表示,远大集团在天津成立了全国低碳技术研发中心,推动节能减排事业,其产品销往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占美国、欧洲、中东地区超过60%的市场份额。低碳环保行业、新能源产业将是公司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17%的民企负责人对金融业兴趣正浓,他们主要来自印刷、国际贸易、小额信贷行业。一家从事造纸印刷业的负责人认为,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进行资本运作,前景很广。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负责人程先生则看重金融业的丰厚利润,“金融行业处于实体经济的前端,有的年回报率高达几倍甚至几十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传达出民营企业对涉足金融领域的强烈诉求。


  除此之外,文化产业、餐饮业、地产开发也颇受关注,分别有10%、7%、7%的企业主视其为最想进入的行业。自2010年国家明确“推动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后,文化产业渐成投资热门。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陈先生告诉新金融记者,“文化产业近几年国家的扶持政策很多,而且又环保,未来的发展潜力会很大。”而在瞄准餐饮行业的企业主看来,餐饮行业是个日不落行业,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较少,收益稳定。


  让人不解的是,尽管地产行业在国家信贷收紧的压力下颇受煎熬,但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位企业负责人仍然奋不顾身地从园林绿化领域奔向房地产行业,该负责人表示,“其他行业累死累活的也比不上房地产收益,地产行业名义上回报率不高,但这个行业的自有资金很少,很多都是从银行贷出资金赚钱。你用500万元资金可以挣到上亿元,年回报率高达500%。这个市场还很大,我身边好多朋友都不做实业了。”


  在“新36条”中,国家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开放了电信、石油、重化工等传统垄断行业。


  但据新金融记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民营企业负责人普遍反映“新36条”中所开放的传统垄断行业仍然铁板一块,他们时常遭遇行业垄断、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


  调查显示,43%的民企负责人表示,电信、重化工行业是民企最难进入的行业;27%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最难以进入的行业是金融业;也有10%和3%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称,最难进入的行业分别是高科技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


  记者采访发现,电信、重化工、金融等行业之所以被民企负责人视为最难进入的行业在于两方面:一是电信、重化工、金融等行业带有一定垄断性质,这些行业因涉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较少引入市场竞争,同时相应设置了较高准入门槛,民营企业遭遇“闭门羹”;二是电信、重化工等产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单个或少数民企老板往往难以承担。


  不过也有民企负责人持不同看法,北京星辉九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绍宁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就不存在进不去的行业,民企可以间接参与很多关键领域。


  目前,针对民营企业主最感兴趣的新能源、金融、环保节能等领域和最难进入的电信、电力、石油等传统垄断行业、金融业、高科技行业,国务院“新36条”文件和各地政府文件中均表明了支持态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民营企业本身还有许多“短板”亟须突破。

 
Copyright © 2022-2042 绵阳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7806号-1
邮箱:100297530@qq.com

手机:0816-2389618

手机:0816-238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