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近日表示,为支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部门正在制定一揽子支撑政策,有望于近期集中发布。
记者了解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征求意见后,已经日臻成熟,会尽快浮出水面。再者,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另一项基础性工作——《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课题,目前已经结题,工信部接下来将加快研究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表示,“该目录的制订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决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要占到GDP的8%,到2020年要占到15%,该《目录》制订后,就能够评估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划分出现在所处的阶段。
据透露,该目录为划分新老产业提供了具体的依据,便于政府扶持,便于产、学、研各界使用。2012年将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全面启动和推进年,近期国家规划将集中发布,配套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也会陆续出台,一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将相继实施。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强调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全都“另起炉灶”,实质上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极深的内在联系。“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已经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中。”他说。
记者还了解到,在上述诸多基础性规划之下,包括稀有金属产业规划、新材料产业规划、信息产业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业及智能制造装备发展规划将陆续发布,有些在2月份就将浮出水面。这对引导相关产业,特别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起到直接带动作用。
“今年要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说。他指出,新材料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超过2万亿元,新材料产品综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关键新材料保障能力达到50%,”陈燕海说。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综合多方面信息来看,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将为国内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