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物价局近日发布通知,称将于2月下旬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无独有偶,从今日(2月1日)起,湖南长沙、广西桂林也开始全面上调城市供水价格并实行阶梯水价政策。
据记者了解,以长沙为例,今日起将调整城区(不含望城区)供水价格,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并实行阶梯式水价,居民到户水价每吨上涨0.7元,其中0.3元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至此,多地水价改革已经启动。
“就现在自来水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而言,二者已经出现倒挂的情况,即供应成本大于销售价格。”一位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发布的公告称,现行的供水价格和单位成本已经倒挂,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该公司2008~2010年经营状况显示,这3年间公司供水单位成本(不含税)分别达到每立方米1.498元、1.609元和1.716元,同期供水综合价格分别为每立方米1.664元、1.657元和1.654元,而现行水价则为1.32元/立方米。在主营业务净利润方面,2008~2010年,公司分别亏损5081万元、2.074亿元和3.913亿元。
“近十年来,为从根本上改善饮用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广州市中心城区先后进行了东江、北江、西江三大水源工程的建设以及水厂工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投入较大,导致供水成本大幅度提高。”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一位负责人这样认为。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告诉记者:“随着资源的紧缩以及对资源需求的日益扩张,资源产品价格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因此水价上涨将成为必然。”
广州市物价局表示,近5年来,水资源费自2009年3月起由原来0.03元/立方米提高到0.12元/立方米,加上用电、原材料上涨,使自来水制水成本进一步上升,自来水公司亏损较严重,难以为继。
但也有居民表示,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应该由普通居民承担,同时上调水价应考虑到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对于水价上调的影响,中投顾问分析认为,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高耗水行业的抑制,实现节约用水。目前水价机制等相关内容并不能与市场发展相匹配,亟待改革,部分水务企业的盈利现状堪忧也是水价改革的原因。
方正证券研究所也认为,在CPI有所回落的背景下,供水等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有了难得的时间窗口。用价格这样的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促进经济转型效果会更好。
侯宇轩表示,水价上涨对居民用水的影响较小,但由于单位主体多,对整个水务行业的财务状况会产生较大影响。对三高行业而言,水价上涨影响尤为突出,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有大部分企业陷入入不敷出的状态。
截至1月31日,已有近10家水务上市公司发布2011年业绩预告或快报,全部预计业绩增长。其中,碧水源、兴蓉投资等龙头企业业绩均报大幅增长,而区域性水务公司业绩增幅则相对较小。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2011年水务市场最大的主题便是市场扩张,龙头企业利用其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优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成为支撑其业绩大涨的主动力。而进入水务市场较晚的区域性公司动作则稍显迟钝,限制了业绩增长的步伐。进入2012年,水务公共财政投入或仍将持续去年紧缩的状态,水务市场资本和技术为王的特点将更加凸显,行业渐渐迎来大洗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