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度重视,坚持“以需求为主导,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将麦冬产业作为三台县支柱产业全力加以推进。紧紧抓住四川振兴中药材产业历史机遇,将麦冬产业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修改完善了《三台县.“涪城麦冬”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涪城麦冬地理标志,扩大了麦冬基地,新增建设、光辉、百顷、潼川四个镇乡麦冬种植区域;制定了《中国麦冬产业园规划》;修定了《涪城麦冬绿色加工标准操作规程》(草案);发布了《三台县关于涪城麦冬规范化使用“多效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政策和措施,推动麦冬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以质量安全为核心,全力抓好麦冬质量提升。制定出台《三台县关于加强涪城麦冬无公害化生产管理的通告》,建立集中整治和部门联动长效监管机制,对麦冬质量实行全程监管。实行测土栽培,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环境保障。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科技惠民工程”,探索“政产学研用”联动机制,建立涪城麦冬产业技术、培训及推广服务体系。着力在麦冬产区普及涪城麦冬新品种(川麦冬1号、2号)推广、涪城麦冬GAP规范化栽培技术、涪城麦冬绿色加工标准操作规程、涪城麦冬无害化管理技术(生态有机肥使用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粮经复合型技术等集成技术,农户质量意识和标准化栽培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麦冬。多年来,三台在麦冬新品种选育、老麦冬地再利用、无害化管理、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可喜成果。三台的麦冬无论是栽培技术还是生产规模都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既解决了麦冬地资源逐年萎缩的问题,也解决了药粮菜争地的矛盾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五是强力实施品牌战略。协助企业积极加盟涪城麦冬品牌,并做好品牌的宣传、监管等相关事宜。支持和鼓励麦冬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加强麦冬食品和保健品研发,开展自主创新,实现个性化发展。
六是延伸麦冬产业链,加快推进麦冬新食品原料申报,拓展麦冬使用渠道,增加麦冬附加值,提高农户收入。
七是加快招商引资,着力引进电子信息、质量检测、溯源、仓储、物流企业投入麦冬产业,特别是加快引进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精深加工的企业投入麦冬产业。(三台县麦冬产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