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 政策指南 >

《绵阳市医疗机构设置十二五规划》出炉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2-09-15|浏览次数:

昨(14)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日前我市正式出台了《绵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健全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完善15分钟医疗服务圈,大力发展专科医疗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满足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成为我市“十二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新亮点。
  
近年来,绵阳进入了城市迅猛扩张的时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随着高新区、科创区、经开区等城市新区的逐渐兴起,三甲、三乙等优质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老城区的现状,与绵阳百万人口的新型城区的发展程度、百姓就医需求已不相符。另一方面,农村医疗资源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针对上述现状,“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不断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以区域医疗中心为代表的大型综合医院建设,不断提升城区3级医院的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门诊部(诊所)等为补充的4级卫生服务网络。同时,我市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新区建设,整合资源、统筹公立医院布局,老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办医院,鼓励现老城区内非公立医疗机构迁移至拓展的城市新区,鼓励社会资金在城市新区举办符合规划的高标准综合医疗机构和高精尖专科医疗机构。“十二五”期间,政府将原则上按3万-10万居民或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规划设置卫生服务中心,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米以上或步行15分钟不能覆盖的区域,可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内设置的卫生服务站进行业务指导;每个建制乡(镇)应设立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原则上只设置1个卫生室,个别常住人口超过3000人或地域较广的可适当增设。
  
而在办医格局上,我市将更加注重多元化。除市本级医疗机构争取国家、省项目支持拓展建设外,政府不再新办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建立起疼痛、口腔、康复等特色医疗机构,合理分流病人,为不同层次的患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据了解,本轮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功能到位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5年,绵阳要达到《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一类地区配置标准,全市平均每千人口病床数达到5张、卫生技术人员4.5-6人。
 

Copyright © 2022-2042 绵阳企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7806号-1
邮箱:100297530@qq.com

手机:0816-2389618

手机:0816-238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