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民间高利贷泛滥“步步惊心”之际,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9条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核心内容是减轻税收负担和加大信贷支持。
专家指出,针对小微企业的局部放松,并不意味着宏观政策的转向,控通胀仍是政府的主要任务。
温州有何反应?
拟建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将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同时,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
“小型企业前面还加了个‘微利’,就是说利润本来就很低了,那原本也没多少税可交的。”温州的一家光电科技老板认为,减税的作用并不大,企业现在最缺的是资金,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这次国家出台救市政策,还是让企业增强了很多信心的。
目前,温州财政拿出5个亿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但企业家们认为,对三十多万家中小企业的温州来说,这无疑是杯水车薪,企业太多了,5亿起不到什么实质作用,更多是一个心理上的鼓励,政府介入了,可以增强企业信心,老板跑路的也少了。
国务院的部署中还提到了,要有效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记者从消息灵通人士处获得消息,温州有可能对企业的民间借贷行为进行管理,就是不保护高于银行同期4倍以上的利率,再高的利息,企业也可以不给了,但这可能又会对担保机构造成影响,目前还在研究中。
新政策效果如何?
支持小微企业长效机制待建立
无论减税还是放贷,本质都是向小微企业输血。在建立小微企业长效支持机制,尤其是增强小微企业的造血能力方面,各方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在小微企业的融资方面,一味指望商业银行是不可靠的。虽然有关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但银行的惜贷现象仍然存在。“大银行和小企业总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看不清其中的风险,支持力度自然有限。”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除了融资方面的支持外,小微企业要想真正走出困境,还有赖于自身盈利能力的增强。
当前,由于实业利润率有限,很多小微企业都将资金用于投机,愈发加大了经营风险。而一些利润较高的垄断行业,民间资本进入仍有不少障碍。
宏观政策转向?
要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明确信号
对于此次国务院出台九大财金政策支持小微企业,不少业界人士称之为“定向宽松”,并期待此举会成为政策放松的开端。
中欧基金表示,在当前投资者比较悲观的时候,出台这种政策能有效提升市场情绪,包括近日的“汇金增持”措施,都是稳定市场信心和防止经济大幅波动的措施。但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有限的资金向小微企业倾斜,如同今年政府投资向保障房倾斜一样,并不会扭转股市的趋势。